在前方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閩西子弟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在后方的閩西廣大人民群眾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的引領下,積極支援抗戰,掀起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同樣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創辦抗日救亡報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全面抗戰爆發后,閩西各縣都成立了由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抗敵后援會。此外,閩西各地紛紛組織了抗敵服務團、婦女救國會、宣傳隊、劇社等救亡團體,并開展了大量的抗日后援工作。如在
龍巖,有中共
龍巖縣委組織發動的由中小學師生、歸僑、商家、店員、開明士紳組成的東肖抗敵服務團。在永定,組織了岐嶺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和下金永埔明光劇團等。在上杭,成立了警鐘劇團、大忠劇社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等。在漳平,組建了漳平戰地婦女宣傳隊、漳平暑假學生抗日救國宣傳委員會等。在長汀,
廈門大學遷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入后,在廈大戰時服務團的帶動下,省立長汀中學戰時服務團、縣抗敵劇團、廈大劇團、汀中劇團、省立
福州工業職業學校長汀分校戰時后方服務團等抗日救亡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連城,自1938年11月國民黨
福建省黨部等機關團體相繼遷入以后,在省抗敵后援會的帶動下,連城組織了縣抗敵劇團、明恥中學教戰劇團、省立連城師范學校抗敵劇團、教育部劇教隊等。閩西各地的抗敵劇團和各類宣傳隊、服務團,拿起文藝武器,走上街頭、深入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農村,通過舉辦宣傳專欄、講演會、報告會和采用教唱救亡歌曲、演話劇、搞漫畫展覽等形式,宣傳抗戰道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理,激發民眾的抗戰情緒,動員群眾為抗戰出錢出力。明恥中學教戰劇團除演出節目外,還組織了一支晨呼隊,每到東方破曉之時,就有幾十個人在大街小巷高唱《晨呼歌》,為抗日救亡奔走呼號。
抗戰全面爆發后,閩西各地為了宣傳民眾,擴大抗日宣傳,出版了《前驅》、《團結》、《統一》、《大成日報》、《閩西日報》、《汀江日報》、《唯力》、《呼聲》、《火線》、《漳平簡報》等30多種救亡報刊,成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輿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論工具和號角。
多種形式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大大地激發了閩西各行各業和各界人士的愛國熱忱,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而采取各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種方式踴躍支援前線抗日。
群眾性的募捐、義賣、慰勞等救亡活動蓬勃開展。閩西各界群眾除了積極擔負救國公債、國防公債和國難防務捐外,還不斷地舉行自動的慷慨捐輸,積極獻金,募寒衣、布草鞋、軍毯及各種慰勞品等,送給前線將士和當地駐軍,出現了許多動人的事例。如
龍巖婦女會組織婦女前往縣城陸軍
醫院慰勞
廈門抗戰中受傷的戰士,并幫助他們洗衣,使受傷官兵得到很大的鼓舞。在九一八紀念日,
龍巖東肖20余保的群眾,募捐慰勞品100多擔,慰勞新兵補充第四團。上杭廬豐地區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一次就送給國民黨駐
龍巖新編廿師近800雙布草鞋和數百件棉背心;豐稔地區在短時間內也募捐了800多件棉背心,七八百雙布草鞋,送到
龍巖新四軍二支隊后方留守處,再轉寄給前線將士。新四軍二支隊留守處警衛部隊四團六連奉調皖南時,閩西群眾更是踴躍捐獻錢物,光是鞋子就送了兩卡車。在獻金方面,1939年4月底,中共
龍巖縣委發動群眾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開展一元還債運動,在
汽車工會的積極推動下,獻金9000余元,創造了
福建獻金的空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前紀錄。在連城城關地區,募捐活動僅1940年就進行了7次;連城姑田鎮,一年也舉行了4次獻金運動,鎮農會還發動群眾踴躍獻金購買“農民號”飛機。為了解決傷兵的
醫療經費,在連城還組織了傷兵之友社,開展了“愿為傷兵友”的活動。在永定發動的“為抗戰捐獻一個銅板”運動,從金豐地區開始迅速成為全縣性的群眾運動。在義賣方面,1939年
龍巖的義賣場上,中共
龍巖汽車工人特支書記吳永樂用大洋100元購買了一張《閩西日報
廣西防城港墻體廣告》,推動了義賣的熱潮。
動員青年參軍參戰,發動群眾增加戰時生產。在抗日救亡的宣傳鼓動下,閩西各地興起了踴躍投軍的熱潮。如在
龍巖紅坊區,一次報名參軍就有50多人。東肖區也發動了數十名青年參軍;連城姑田一個月就有20多人參軍。在抗戰之初,當地中共組織還幫助過國民黨地方政府爭取了巖平寧五部分的土匪下山收編,經過整訓后開赴前線。在發動群眾發展生產、支援抗日方面,
龍巖、永定等地不斷開展了熱烈的生產運動。如
龍巖在內戰時期因移民而荒廢掉的田地大部分已恢復耕種,而且部分地方還開墾荒地種上雜糧,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永定在1939年春耕時,僅湖雷、豐稔兩區,就開墾荒地850多擔。據統計,在
龍巖東肖、馬坑,永定各地收到3000余擔墾地面積的糧食,充實了抗戰物資。總之,在全民抗戰精神的鼓舞下,閩西群眾生產熱情空前高漲,為支援抗戰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