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刷墻廣告 市政府新聞辦24日下午舉行集體采訪,主要就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以來,在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做了介紹。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新一輪上海自貿區“金改”措施已形成終稿報審國務院,一旦獲批后會盡快落地。另外,今后的自貿區跨境電商或將借鑒“日上”模式,打造純展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
擴區后自貿區GDP占新區2/3
今年4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式擴區,并與浦東新區政府合署辦公。擴區后的自貿區率先探索一級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新路徑。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海自貿區擴區三個月后,新設企業數量繼續保持高速高位增長。掛牌至今累計設立企業2.1萬戶,其中,擴區前設立1.8萬戶;擴區后,兩個月新設企業3360戶,差不多增長一倍。同時,新設企業規模也在快速擴大。戶均注冊資本金從4371萬元提高到6336萬元。
在助推提升“四個中心”核心功能建設上,上半年新區新增各類金融機構超過2100家,其中90%設立在自貿區、累計達到7343價,金融業增加值占比超過2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
據了解,擴區后的自貿區生產總值占新區的2/3以上,有力支撐了新區經濟平穩增長。
新金改措施“呼之欲出”
備受矚目的上海自貿區金改49條也有了最新進展。
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在答記者問時透露,“金改49條,或者說是50條左右,主要包括了六個方面內容”———一是在自貿區內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先行先試;二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在貿易、投資、金融等方面,三者并重,使人民幣能夠成為全球主要的支付、清算、儲備、定價的貨幣;三是探索金融服務業在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這種模式下,積極推動金融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四是積極推進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平臺建設。這也是自貿區擴區后金融創新方面的一個亮點以及重點;五是結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強金融對科技的服務;六是建立適用于自貿區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的金融監管機制,加強風險防范,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
對于新一輪金改相關文件的修訂進展,李軍表示,現已經過反復修改和完善,形成終稿并報審國務院。“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完善,只欠東風。”他說。
跨境通將借鑒“日上”模式
百姓更加關注的“跨境電商”與“平行進口車”方面,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目前考慮從三個方面加強跨境電商的運作力度。
首先,要搞活“直郵中國”和保稅備貨模式的結構模式及運作路徑。其次要將進一步推動“前店后庫”的新型貿易模式,“比如‘日上’模式。我們要逐步形成保稅、完稅、免稅全鏈條的商業模式運作,打造純展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他說。
另外,他透露,例如依托于東航產地直達網和線下體驗店的“產地直達”貿易模式,也將逐步開展。
對于平行進口汽車,簡大年坦言,雖然已有幾輛進口汽車按照該模式走通,但規模還非常之小。
他表示,小3C認證、汽車落地征稅、區內改裝及統一合價是目前碰到的主要阻礙。“這些問題都需要到有關部門進行積極爭取,我們還會借鑒其他自貿區的經驗,把整個模式盡快打通。”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