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惠農資金變成工程款?
獨山縣科技協會回應:修建的是科普基地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 2014年,獨山縣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申請到20萬元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獎補資金,但會員們卻說這筆資金沒有用在正道上,而是變成了工程款。這20萬惠農資金到底去哪了?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爭議的場地,目前處于停工狀態。
協會獲20萬獎補
7月27日,網上一則消息讓人關注,發布消息人稱:不滿意中國科協、財政發放的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獎補資金(以下簡稱“獎補資金”)總計20萬元,在使用時出現與預算不相符行為,想退回所獎補資金。隨后記者與發布這一消息的人員取得聯系,了解到事情與獨山縣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有關。
記者來到該協會采訪,會長黃胤淞說,網絡消息只道出了一部分。約2011年,一些干部到獨山縣堯梭鄉考察,當時一位干部了解到協會的緊迫后,提醒他可以通過申請“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來幫助協會發展。2013年4月,協會申報“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未能成功。2014年下旬,黃胤淞說接到電話,說協會申報的“科普惠農興村項目”批下來,獎補資金20萬元,并要求他們按報送預算表好好使用。
協會一會員說,對于20萬元的費用,大家都很開心。“協會應該拿這筆錢做個網站,這樣大家就可能在淘寶賣樹種了。”他說。
而副會長劉盛方以及會員余吉鴻則贊成去廣州、四川等學習。4年前的那次考察,余吉鴻也去,當時他還是給黃胤淞打工的花圃工。
抵達后,他發現原來技術上的差距帶來很大的經濟價值落差。他們協會會員或者會長的一顆羅漢松,其售價僅僅幾百元至上千元,廣州苗圃技術工人培育的羅漢松,通過造型后達到上萬,甚至百萬。當時,他在專門花時間學習了花木造型,回來不久辭職開始創業,直到現在都還是協會里數一數二的“樹木造型師”,他說得益于那次學習。
而劉盛方則覺得,如果20萬元拿到后,除了帶一些會員去考察外,還需要購進一些新的苗圃補充種類,更換已經被淘汰的苗木。他說,多年前景觀樹比較流行松木,當時他們培植不少,但是松木因為容易長蟲,并且不易于管理等原因被淘汰,而直到現在不少種植戶家中還留著這種樹木,他提議希望購買新的苗木,將松木換下讓種植戶的園林更新換代。黃胤淞則覺得先把緊迫解決的難題先解決,帶著會員或村民先學習新技術,跟進市場需求。另外他提出,這筆費用國家規定了應該按照預算表使用。
2014年,在申報預算里,20萬的獎補資金預算分配為三項:科普專用資料和設備費8.5萬元,分別為圖書資料費,以及專用設備費:電腦、投影儀等;科普活動費9萬元,包含培訓講座費、科普宣傳欄設置和維護費;以及網站建設維護推廣費2.5萬元。
獎補金變工程款?
2014年底,獨山縣科技協會通知獎補資金已經到,但是事件出現了轉機,大家并未能夠外出學習,也沒有買到苗木,而是一紙《關于獨山縣科協有關負責人越權使用“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獎補資金”的申訴材料》(以下簡稱“上訪材料”)遞到信訪局。
花木種植業協會主任黃集祥回憶,獲悉資金到位不久,獨山縣科技協會告訴他,要給獨山縣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做一塊宣傳牌,并要求造價不能高于3.5萬元。最后由獨山縣科技協會提供方案和圖片,他便召集工人在園林入口處設立一塊宣傳欄,完工后縣科協驗收。他說,當時以為是協會幫助他們,后來才記起當時獎補資金申請中,“科普宣傳欄設置后維護費”為3.5萬元。
2015年1月份,獨山縣科技協會主席朱幸梅來到獨山縣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商討獎補資金如何實施。黃胤淞表示從2013年成立后,協會未對會員收取過會員費,無資金建立網站,更沒有協會辦公地點,希望能夠請獨山縣科技協會、百泉鎮政府能夠協調辦公室后,再配備科普書籍等。
協會與政府的協調后,辦公地址選在原店下村辦公用房。辦公室找到后,獨山縣科技協會提出5萬元裝修預算,但黃胤淞不理解。
協會不理解的還有宣傳欄旁的“停車場”。上訪材料里描述,當科普宣傳欄建好后,獨山縣科技協會稱要在該欄前面建設一個“停車場”,而當時他們提出即便要建立停車場,也要鎮里的村民合力建設,這樣費用不僅低而且還能夠惠及村民,但是被拒。并且請來一位包工頭進行建設,當工程已經將地基建好,鋪上砂石時被黃胤淞叫停。黃胤淞說,因為會員村民有意見。
針對款項的使用,今年5月份,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開了一次內部會,會員們提出不希望獎補資金都用于裝修以及修建停車場,他們希望按照原計劃用于外出學習以及其他的項目。5月14日,獨山縣科技協會、百泉鎮政府、堯梭鄉店下花木種植業協會等幾方代表座談,但這次座談不歡而散。黃集祥描述大家都想等技協主席朱幸梅商討一個更好的使用方式,但是當天她并無出現。獨山縣科技協會副主席被委派前去參會,他說會上協會會員就資金使用提出兩點,一是想外出學習,二是關于修“停車場”的事情。但是對于外出學習朱會長不同意。
黃集祥說,資金的使用上會員不滿意,3.5萬元用于修建宣傳欄、5萬元裝修,再用于修“停車場”后,擔心剩不多少了,會員們希望能夠公開使用賬目明細。
科協:修的是科普基地
獨山縣科技協會會長朱幸梅說,對于“停車場”事宜,她解釋起因是黃胤淞事先花費3.5萬元,建設好一個很大的宣傳欄,該宣傳欄并未打地基,平地而建,并非專業設置,存在基礎不穩的安全隱患,并且該宣傳欄前有一片雜亂無章的草木遮擋,這樣無法讓宣傳欄起到應有的作用。經過財政局、科協、百泉鎮幾方現場協調后,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決定在原建設宣傳欄處,再從基礎加固,同時在此基礎上,將此建設成為科普宣傳欄以及科普基地。
對于為何不讓村民自行建設,朱幸梅提出擔心村民自行建設會帶來安全隱患,希望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建設會更安全。針對目前獎補資金情況,朱幸梅說,獎補資金不會動。當問及還有多少,以及用了多少,她表示這個相關部門會統計,無需告知。
百泉鎮副鎮長艾其為說,店下村辦公用房是無償支持協會完善和科普的,如果沒有遇到特殊情況,如拆遷等,會一直給協會無償使用。資金的使用,《財政部中國科協關于印發<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第五條“計劃專項資金”的開支范圍包括:不得用于人員工資、福利和個人獎金支出;日常辦公、出國和業務招待支出;土建工程、辦公設備設施的維修改造支出;組織、管理和協調等各種管理性費用支出;罰款、還貸、捐贈、贊助、對外投資支出;與農村科普活動無關的其他支出。
其中第九條,“計劃專項資金”項目預算的申報審批程序按照《實施方案》規定的組織實施程序執行中提過,獲得“計劃專項資金”支持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批復的項目預算執行,不得自行調整。執行過程中確因實施條件與項目申報時發生重大變化需調整的,應當按照申報程序履行報批手續。
對修建科普基地,黃胤淞提出質疑,因為當時預算里并沒有這一項,就算要建,也要按照申報程序履行報批手續。
那這個項目有沒有報批?隨后記者來到黔南州科技協會,協會工作人員表示,相關領導出差了,不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