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墻體廣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鄉村體驗田園式生活,在南召縣日漸成為新時尚。該縣突出生態優勢,彰顯農業特色,實施“全域景區化”重大發展戰略,以豐富的生態旅游文化資源為依托,通過重點旅游項目帶動,使生態旅游實現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從示范到普及,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打造旅游新模式
南召縣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該縣確立旅游強縣發展戰略,按照“政府主導、資源整合、戰略合作、深度開發”的原則,實行市場化運作,打造了五朵山道教文化游、寶天曼自然生態游、蓮花泉休閑度假游、真武頂山水風光游、丹霞寺禪修文化游等六大板塊,打響了“原生山水、遠古南召”品牌。被授予“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游名縣”、“中國優秀生態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
按照“大景區、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樹立“全域景區化”發展理念,把全縣當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經營。以縣城為中心、以景區為焦點、以景觀為節點三點支撐,通過有效整合發展資源,優化“一城四鎮七景遍地園”的發展結構,形成“全縣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的旅游產業集群新格局,努力實現從傳統旅游產業向泛旅游產業嬗變,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構建美麗新家園
南召縣深入推進“全域景區化”發展戰略,按照“全區域規劃、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的要求,以打造生態休閑縣城為中心,圍繞主要交通環線布局打造7個主體旅游景區(五朵山景區、寶天曼景區、丹霞寺景區、蓮花溫泉景區、猿人峽谷漂流景區、伏牛山天池景區、真武頂景區)、4個魅力城鎮(云陽鎮、南河店鎮、馬市坪鄉、喬端鎮)、20個美麗鄉村和一大批休閑田園農莊,實現景景相連、景城融合、城鄉一體。把縣城建設成游客集散地和縣域最大的旅游服務管理中心,圍繞黃鴨河景觀帶、老城區、產業集聚區、中心商務區、城北文化區“一帶四區”布局,深度開發中心城區復合型旅游資源,重點打造“一山一水一園區”(青峰山旅游觀光區、黃鴨河景觀帶、城南產業集聚區)等旅游載體,提升中心城區宜居度、承載力、輻射力。
景區是全域景區化的核心。今年該縣計劃投資5億元,持續提升主體景區品質。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寶天曼景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森林避暑養生、休閑度假旅游,創建5A級景區。五朵山景區把九龍湖納入開發范疇,完善規劃編制,開發漂流等休閑項目,申報五朵山省級森林公園、九龍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蓮花溫泉景區實現轉型升級,深度開發醫療養老、中醫養老養生等系列產品,創建國家4A級景區。并把猿人峽谷漂流、猿人山滑雪(草)場和圣人垛景區融合開發,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造猿人山大景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丹霞寺景區以養心養老為出發點,提煉佛禪養心文化,著力開發禪修養老產品,打造花園式佛教安養院。
鄉村涌現新亮點
7月初,該縣舉辦了生態農業鄉村旅游高端研討會,邀請國內知名花卉園藝、規劃設計專家及農林部門領導,圍繞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美麗鄉村融合發展進行研討。確定建立以特色產業為支撐、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農村休閑觀光游為核心,集產業發展、環境宜居、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南召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00天以上,被譽為“玉蘭故鄉、天然氧吧”。玉蘭花木為花農帶來豐厚經濟利潤的同時,也為生態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距唐莊村桃花源約兩公里的山頭村“玉蘭生態觀光園”,各種名貴珍稀苗木古樹數不勝數,培育了玉蘭、桂花、紫薇、紅楓、海棠、古樹園等10多塊精品示范園地,成為游客鄉村生態旅游的首選地。
在發展鄉村觀光旅游產業中,該縣堅持“產業為基、村莊為本、旅游為魂”的原則,樹立“產村相融、農旅結合”理念,實行規劃引領,充分挖掘農村人文景觀資源和旅游元素,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旅游設施,規劃建設云陽鎮山頭村核心區、皇后鄉皇后村、小店鄉李村、留山鎮下關村、城郊鄉前莊村、馬市坪鄉南坪村核心區6個區域,作為試點進行打造,把傳統種植業變為體驗式休閑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實行政府引導,政策支持,把2015年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年終獎補資金并入美麗鄉村建設縣財政獎補范圍,從2016年縣財政列支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專項資金予以獎補,支持規劃設計、美麗鄉村、精品示范園建設,努力把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做出特色,使其成為南召一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