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墻體廣告 泰然針織700多臺(套)電腦橫織機日夜運轉,龍泰運動器材產業園生產一片繁忙,祥泰彩印包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融城家居項目工地熱火朝天……入夏時節,走進共青城市全國青年創業基地,只見工廠內機器轟鳴,生產繁忙;項目工地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呈現出大干實干的大建設、大發展的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共青城市自我加壓,為策應九江市決戰工業一萬億的戰略,提出“決戰工業一千億”的目標,搶抓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和昌九一體化的重大機遇,立足工業強市戰略,緊緊抓住工業項目這個“牛鼻子”,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集群,工業經濟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1至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新開工億元或1千萬美元以上同比增長200%。
一心一意破解發展難題
超群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LED(發光二極管)基板研發、生產、銷售,主產品為大功率LED銀漿基板、陶瓷基板和BT封裝基板。雖然該企業擁有基板封裝行業的多項核心技術,但由于基板生產屬于LED行業的中游環節,相比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來說,其效益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但隨著超群科技協同創新體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該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該協同創新體以超群科技為龍頭,并以其先進的基板研發生產技術為核心,強化上下游配套,形成從LED基板的原材料供應、技術研發、LED成品生產的相對完整產業鏈條。協同創新體的誕生,不僅為企業的采購、研發和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打開了企業快速發展的新局面。
這只是共青城市力推企業破解發展難題的縮影之一。近兩年來,該市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改革創新破解了制約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諸多難題:對已落戶園區的120個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梳理、篩選,對有產品、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的79家企業,采取“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個班子、一套方案”的辦法,開展領導帶部門“一對一”結對幫扶,因企施策,推行保姆式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破解融資、用工、物流、配套等難題共200多項,推動了泰然針織、天翌光電等一批項目加快發展、擴產擴能。
今年,該市還從市直部門專門抽調18名后備干部組成6個項目幫扶小組,脫產服務90家投產企業,重點幫助解決融資、用工等突出問題,力促一批有技術、有市場、有潛力的規上企業靠大聯強、轉型升級、多出效益,確保今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10家以上,新增規上企業25家、總量突破100家。
二輪驅動增強發展動力
龍泰運動器材產業園由6家獨立配套企業組成,作為該產業園的龍頭企業,龍泰運動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已順利投產,現年產各類運動和家用蹦床150萬臺,占全球市場的55%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蹦床生產企業。
項目是工業經濟發展的根基。好項目帶來好發展,大項目帶來大發展。該市實施“好政策推動、大項目帶動”雙輪驅動戰略,不斷增強發展動力。以大好項目拉動為引擎,大力推進產業平臺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大項目的能力,促進一批與產業鏈條互補的項目落地、開工、投產。如今,龍泰運動器材產業園的貿鑫彈簧等5家配套企業已陸續建成并投產,預計整個產業園達產達標后可實現年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圍繞紡織服裝傳統產業,以羽絨制品加工為核心,以服裝商貿做帶動,以產業園區為依托,著重在紡織服裝、物流運輸、服裝展會等領域打造較為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條。其中,總投資3億元的服裝電子商務城(萬商城)正在加緊建設,其主要功能包括服裝設計、電子商務、展示交易、綜合辦公、倉儲物流和相關配套設施等。
此外,該市還積極發揮政策優勢,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的扶持,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出臺《支持工業園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技改創新、物流補助、出口獎勵等扶持企業的措施“30條”,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幫助企業融資,鼓勵和引導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激發工業企業“脫胎換骨”。
“三駕馬車”齊頭并進
日前,在共青城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獲悉,上半年共青城各項指標略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這在外人看來似乎不值一提,甚至被認為是一份不及格的“成績單”,但對于共青城而言,實屬不易。了解共青城的人都知道,該市過去工業經濟一直以紡織服裝為支撐,而服裝產業又以羽絨服為主,上半年對于該市服裝產業來說是淡季,也直接導致該市過去上半年工業經濟乏力,一直是全九江市的“后進生”。
為改變過去紡織服裝一強獨大的局面,該市結合自身實際,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搶抓沿海城市帶產業轉移有利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加快企業發展辦法,增強工業產業發展動力,壯大工業經濟實力。
積極創新招商模式,實施組團招商、平臺招商、以商招商以及變招企業為招產業等招商策略,推進招商引資再上新臺階。其中,借平臺招商成為該市一大引資特色,中國青年企業家發展峰會、私募基金創新論壇等活動已連續舉辦兩屆,成果顯著。今年5月21日第二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發展峰會成功簽約項目25個,合同資金達167億元,涵蓋電子商務、文化教育、電力能源、旅游娛樂等行業。
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以省級手機產業基地為依托,引進手機整機及相關配套企業近50家,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推動天翌光電、亞華電子、超群科技等加快發展;擴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規模,升凱新材料等企業進一步壯大;成立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出臺《關于加快服裝產業發展升級的實施意見》,規劃建設服裝產業園、服裝電子商務城、服裝成品及輔料大市場,完善國家纖檢中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青分院等平臺,提升紡織服裝產業實力。
如今,隨著該市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紡織服裝“三駕工業產業馬車”齊頭并進,共青城逐步甩掉了上半年經濟指標“后進生”的帽子,成功演繹出后來者居上的精彩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