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鄉村墻體廣告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手機微信搶紅包逐漸受人追捧。然而,近日記者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微信紅包,將其變為斂財工具,不少人中招。
“我老公整天忙著搶微信紅包,好不容易攢的錢都輸光了,我要與他離婚。”7月27日上午,李某向安福縣人民法院的法官訴苦。原來,李某的丈夫陳某常在朋友圈搶紅包,一天下來,輸贏最多100元左右。
然而,今年5月以來,陳某被朋友拉進一個微信群,此群里每人單次搶到的紅包數額動輒數百元,一些“運氣好”的人很快就賺了數千上萬元。面對誘惑,陳某不再上班,專門在家里搶微信紅包,玩一種“最大最小”的游戲方式,即群里面先由一人發一個紅包,然后大家開始搶,搶到最小的人接下來要給大家發紅包,之后不斷往復循環。一個月下來,陳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花在發紅包上的錢超過兩萬元。妻子李某察覺后一再對其勸說,可此時輸紅了眼的陳某一心想要把錢贏回來,最后銀行卡里的錢全被掏空。李某無奈之下來到法院欲訴訟離婚。
法官了解情況后,向李某告知了所謂的微信搶紅包賺錢內幕。原來,一些人通過在微信里面安裝一個“微信紅包”的插件,就可以自行設置搶紅包的名次,并指定群成員搶紅包的金額,這樣就可以不用自己發紅包,只賺不賠。聽完法官的解釋,陳某恍然大悟,立馬向妻子道歉,并保證不再去搶微信紅包。
法官提醒,發紅包本是一種傳統習俗,但是借助移動支付變相斂財達到一定金額,便有“網絡賭博”的嫌疑,如果涉及違法,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