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墻體廣告 如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更好地幫助農村居民和外來人口實現就業創業、維護合法勞動權益?
近年來,濮陽市人社部門圍繞這一問題,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扎實推進就業創業和勞動權益保障工作,著力構建農村居民和外來人口“技能有人教、創業有人幫、權益有人管”的“大勞動”工作格局,以實際成效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技能有人教
近段時間,濮陽縣子岸鎮店當村的陳相書異常忙碌,他的金剪刀美發店正在進行緊張裝修,月底即將完工。
在以前,開店對于陳相書來說,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從2003年起,他輾轉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地打工,由于缺少職業技能,只能在建筑工地從事最基本的體力勞動,每年能掙到3000元左右的辛苦錢。2010年,他在返鄉的路上看到幾個女孩的發型格外漂亮時尚,突然萌生學習美發技能的念頭。隨后,在表哥的咨詢介紹下,陳相書來到市“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定點培訓機構———吳越職業培訓學校,經過半年的認真學習,加上平日的刻苦努力,于2011年畢業時考取了“高級美發師”資格證書,并被學校推薦到江蘇常州的一家知名美發機構就業。
“濮陽是我的根,我想在家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2014年年底,盡管此時已是機構首席設計師、月薪達到15000元的陳相書,還是選擇了返鄉。經過反復考察,他在蘇北路的玉蘭花園附近租下了門面房,“我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加上周到的服務,生意應該不會太壞。”
陳相書只是濮陽市“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的眾多受益者之一。針對農村勞動力缺少職業技能的實際,市人社部門以提高技能素質和就業能力為重點,大力開展技能培訓。一是推動建立培訓機構平等參與、農村居民自主選擇、政府購買服務并考核評估培訓效果的培訓工作機制;二是按照“先培訓、后輸出”的要求,在各縣區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緊緊圍繞產業集聚區建設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協調市直有承擔能力的培訓機構進行下鄉、下村培訓;三是鼓勵各類培訓機構根據農村勞動者的特點和就業需求,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的訂單、定向培訓,并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
截至今年6月底,濮陽市已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職業培訓12306人,其中獲得職業技能鑒定6782人。
創業有人幫
開發區昆吾辦勝拐村的勝志彬長期從事建筑行業,對砂漿拌制工藝尤為熟悉。2012年,他看到新興的干混砂漿的廣闊前景和巨大商機,籌資500余萬元創辦了方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正當勝志彬為創業初期的周轉資金而發愁時,恰逢華龍區孟軻鄉(公司所在地)勞動保障所的工作人員到企業宣傳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工作人員向他逐一介紹流程注意事項,并幫助整理貸款所需資料,使企業成功申請到了50萬元無息貸款。在這一資金支持下,企業購進砂漿運輸車2臺、砂漿移動罐5個,公司營業額有了大幅提高。
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2014年10月,他又申請50萬元的貼息資金,購買年生產能力35萬噸的普通、特種砂漿雙生產線,購置高標準的自動化生產系統、高配置的質監設施和高效能的實驗室儀器。目前,他的公司已有砂漿運輸車3臺、砂漿背罐車1臺、砂漿移動罐25個,月均營業額達300萬元左右,為周邊農村居民、應屆畢業生、退伍軍人、殘疾人等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談起企業的發展,他感觸良多:“沒有小額擔保貸款,就沒有公司今天的成績。最近市政府又出臺了禁用傳統砂漿、推廣干混砂漿的意見,我的信心更足了。”
2014年以來,市人社部門始終將小額擔保貸款作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民心工程”來抓,通過創新實干、提升服務,在支持創業、促進就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完善政策體系。擴大扶持范圍,在全省率先將返鄉農民工納入貸款扶持對象,并逐步擴展到高校畢業生、婦女等群體;同時,將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小微企業列為扶持重點。提高貸款額度,經過調整,高校畢業生、婦女最高可貸款102萬元、8萬元;對組織就業、開展合伙經營和小微企業創業的婦女,最高可人均貸款10萬元;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最高貸款額度200萬元。降低貸款門檻,對達到標準和條件的創業者,個人貸款10萬元、組織就業貸款3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50萬元以內取消反擔保。二是優化管理模式。規范操作流程,將經辦銀行、擔保機構、勞保所分別調查核實整合為一次性聯合調查核實。強化全程監管,逐步形成加強貸前審核、強化貸后服務、確保貸款資金良性循環的“貸、管、收”一條龍監管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對縣區、勞保所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給予表彰和經費、基金獎勵;對經辦銀行貸款發放、回收等工作配合到位的,給予基金和放貸規模傾斜存放;將中心人員工作目標、質量效率等完成情況與績效工資掛鉤,激發各方的工作熱情。三是創新協作機制。引入競爭機制,面向全市金融機構公開招標,擇優確定經辦銀行;同時,實行年終總評、末位淘汰,實現銀行之間的良性競爭。多方籌集資金,積極拓寬基金籌集渠道,加大對擔保基金的傾斜注入力度。發揮部門合力,實施分工協作,形成人社部門牽頭帶動,財政、金融、團委、婦聯等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的高效運作格局。
截至2015年6月,全市累計發放新增貸款52593萬元,扶持6820人創業,支持199家小企業融資發展,帶動18280人就業。
權益有人管
2013年6月5日,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局接到110指揮中心來電,被告知市城區某建筑工地農民工聚眾討薪引發沖突。有關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調查處理,摸清了有關情況。
原來,該工地鋼筋分項工程經過轉包,由個人毛某承攬。毛某已從原分包方支取50萬余元工程工資款,卻始終沒有向下發放。時值麥收農忙時節,毛某下屬的70多名工人又多為商丘、四川等外地人員,焦躁與失望情緒迅速蔓延,才有了聚眾圍堵工地討薪的過激行為。
有關工作人員耐心地穩定民工情緒,引導他們保持理智、依法維權,同時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濮陽市農民工工資支付暫行辦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定,對案件主要責任方的原分包方依法下達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整改指令書,要求三日內解決欠薪問題,將工資發放到每一名工人手中。
在市人社部門的全程督促下,原分包方積極配合,三次籌資將工資全額發放。同時,市人社部門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急群眾之所急,出面聯系大巴客車,連夜將外地民工送往家鄉。“等麥收罷了,俺還來濮陽打工,不為其他的,就為有這樣的政府,心里有底兒,干活有勁兒。”揮手告別時,民工們感動地熱淚盈眶,一名商丘籍民工道出了他們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市人社部門立足本職,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一是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快速查處案件。及時查處舉報投訴案件,做好信訪接待處理工作,做到有投訴必接待、立案必查處。二是加大主動檢查力度,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檢查、麥收前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用工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等,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三是規范建筑行業用人單位用工行為。對建筑行業用人單位用工不規范、不簽訂勞動合同、職工長期超時加班、不交社會保險、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按相關法律法規責令整改,性質惡劣的給予處罰。四是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專項行動、打擊非法用工等專項行動。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大查處力度,對違反有關規定的用工單位嚴肅查處。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檢查用人單位1289戶,涉及勞動者6萬人,責令補簽勞動合同1430份;依法為勞動者追討工資4203萬元;受理仲裁案件192件,已結案181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45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