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墻體廣告發布 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加快培育縣域經濟增長點,民生改善、經濟結構調整,農民工返鄉創業將為經濟發展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8月5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經省政府第9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正式印發。四川將針對創業門檻、稅費優惠、財政支持、金融服務、創業園建設推出一系列創新型政策措施,施展組合拳,激發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熱情。
《意見》中,“互聯網+”信息技術、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是最火的名詞,同時也是未來的工作重點。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展電子商務有哪些扶持政策?電商下鄉最后一公里怎么解決?四川農村特色產品如何與世界互聯?電商巨頭企業深度掘金四川農村市場,農民工有哪些商機?從今天起,華西都市報將推出系列報道,進行全方位解讀。
物流時間長、服務網點少、產品種類單一……農村電商一度像鏡花水月,但是農村消費人群代表的市場藍海卻毋庸置疑。四川省商務廳指出,四川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力爭2017年超過1000億元。農村電商不但是電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是解決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強有力依托。
《意見》明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成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點工作,注冊制度、財政扶持、金融支持等多項配套政策都為農村電商松綁,這將成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強心劑。
同時,四川制定的《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綱要》明確,到2017年將整合發展一批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園,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和推動建設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眾創空間。
線上線下融合 返鄉民工挑大梁
四川在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時,將在哪些方面有所側重?記者梳理了《意見》中的關鍵內容。
本地優質農業資源如何嫁接外地市場?既熟悉外地市場又熟悉家鄉資源,四川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因為這一獨特的優勢,將成為發展農村電商的排頭兵。
而四川值得發掘、升級和品牌化的資源豐富,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民族醫藥業、地方特色農產品都可以進行開發。而“互聯網+”信息技術縮短了本地產品與外地市場的距離,能夠實現輕松對接。
農村電子商務如何帶動返鄉創業?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渠道下沉將成為抓手。目前,四川已有7個縣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上半年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75億元,實現網絡零售額超過12億元,增幅超過40%,帶動作用明顯。電商渠道下沉后,返鄉人員可以依托平臺創業。
四川還將努力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農產品銷售、商貿流通等城鄉各類服務業,積極引導農民工發展線上“農家樂”等休閑觀光農業。
提速降費 加快縣鄉互聯網服務
今后,四川還將加大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等方面,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支撐。
加快互聯網提速降費的工作擺在首位。四川將支持電信企業加大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建設投入,改善縣鄉互聯網服務,并且加快提速降費的工作。打造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的寬帶網絡和服務。
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也將加大。為了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鄉鎮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社會資本,都可參與建設智能電商物流倉儲基地。同時,四川鼓勵物流企業完善物流下鄉體系,提升冷鏈物流配送能力,為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提供雙向暢通的流通渠道。
農村電商辦公環境也有望改善。四川將鼓勵縣、鄉兩級結合產業優勢,建立返鄉創業電子商務基地、返鄉創業小型電子商務集聚區,對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等辦公用房、網絡等給予優惠或補貼,大力拓寬“一村一品一店”覆蓋范圍。
農民工創業貸款最高200萬元
為了鼓勵返鄉創業,四川將向全省返鄉農民工發放“政策紅包”。其中,既有降低創業門檻的流程簡化,又有金融、財政、稅費等多方面的實際支持。
注冊制度松綁,為農村電商發展掃清了第一道障礙。此前,按照規定商事注冊時,必須要有正規的經營場所,而農村電商規模小、位置偏遠很難滿足注冊需要。今后,農民工等返鄉創業人員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可作為電子商務創業經營場所。
而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為農民工創業解決了后顧之憂。針對網絡商戶從業人員,工商登記注冊后,將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未經工商登記注冊,也可以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同等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
說到真金白銀時,優惠政策也毫不含糊。《意見》明確,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2年時,財政部門將按規定貼息;貸款期滿,還可展期1年,但展期不貼息。對返鄉農民工等創業人員領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屬于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可按規定給予最高額度不超過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并給予貸款基準利率50%的財政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