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陽墻體廣告 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建筑行業的用工量越來越大。記者連日走訪發現,岳陽大多數建筑工地上,很難見到80后90后建筑工的身影,40歲至50歲建筑工成為主力軍。
日前,記者從市住建局質量安全科獲悉,目前,岳陽市有一線建筑工約8萬名左右,30歲以下者占比不到二成。現在建筑工的薪資越來越高,日收入甚至能達到近300元,工人待遇也越來越好,但是年輕人為何還是遠離建筑工地?
現象
年輕人遠離建筑工地
28歲的李奇、李軍兩兄弟,高中畢業就開始外出打工,進過工廠、去過餐館、擺過地攤,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兩年后回到岳陽,在岳陽的多個建筑工地打過散工,燒過電焊……幾乎什么都做過了,但是長期的不穩定以及工作的極度辛勞,使兩兄弟最后放棄了當建筑工。
“當建筑工每天進行的都是高強度的工作,實在太辛苦了,雖然工資挺高,但是生活沒有保障,干下去沒奔頭,我們還是放棄了!”李奇告訴記者,當時一起工作的兄弟很多也都回老家或者另謀生路了。
兩兄弟辭工后回到了岳陽縣中州鄉老家,承包了幾塊地,種上了西瓜,當起了瓜農。李軍告訴記者:“雖然當瓜農不輕松,賺錢也沒有以前多,但是至少很自由,也不用每天完成高壓工作,我不想每天一身汗水穿梭在鋼筋水泥里!
25歲的劉永,大學畢業后留在了長沙找工作,先后在長沙黃花機場加油站重建項目和梅溪湖旭輝御府工程工作過。在工作上劉永屬于管理人員,負責采購和監工,但每天和建筑工們同吃同住。“我覺得又苦又累,不僅要忍耐嚴寒酷暑,還經常加班加點,哪里受得了這個!”他認為建筑工地的環境和條件有待改善。
劉永還告訴記者:“長沙待了一年多,家里人覺得工作太辛苦,一個人在外面也不太放心,所以前兩年就回來了。現在在一家小公司當設計,雖然工資不如以前,但是穩定也體面。”
調查
一線建筑工人多為四十歲以上
8月6日下午,岳陽順意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張經理告訴記者:“公司現在承建的這個項目建筑工人不多,且基本都是40歲以上的,年輕工人極度缺乏。”
8日上午,記者在大橋河小學旁看到幾名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員,據了解,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員屬岳陽湘岳電力有限公司,而五名工作人員中只有一名是30歲以下的。
8日下午,記者從中交二工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大岳高速14、15合同段工程的項目部了解到,目前公司有一線建筑工人300人左右,30歲以下的占比卻不到10%。
分析
未來建筑行業用工荒現象或會加劇
隨著當前這批建筑工逐漸老去,年輕人又遠離建筑工地,那么將來誰來蓋房子?對此,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認為,未來岳陽建筑行業用工荒現象或會加劇。
岳陽湘岳電力有限公司帶班的庾老板認為,“主要原因在于讀大學、有學歷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更愿意選擇一些更體面的工作。”
曾經做過幾年建筑工的市民劉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方面家人不愿意孩子去從事建筑工這么辛苦又危險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建筑工的保險和社會保障的問題,很多建筑工都是跟著包工頭干,出了安全事故維權卻很難。“這也是建筑工地留不住年輕人的原因之一。”
如何解決建筑行業工人用工荒的問題,業內人士支招:要提高建筑工人的薪資待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完善制度保障,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應該更多地給予他們尊重,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