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墻體廣告 蘇州是國際上具有園林最多的城市,但是,1959年存有的91處古典園林,到1982年還有69處,2007年僅存53處……在14日舉行的《蘇州園林名 錄》(一)發布工作座談會上,園林部門給出的一組數據讓人唏噓。當天,蘇州古城區內33座園林被列入第一批《蘇州園林名錄》,并初次領到印有各自編號的 “身份”證書。
“衰減的大多數是社會渙散辦理的園林,但園林作為蘇州的城市手刺,理應一個不少。”蘇州市園林和美化辦理局局長陳衛京介紹,現在,蘇州現存的園 林有適當一部分權屬校園、公司、自己等,由于缺少維護意識、專業力氣或資金,維護往往顯得無能為力。在不改變產權的前提下,發布園林名錄,明確責任主體。 下一步還將對這些園林進行分類維護辦理。
從當天發布的名錄看,“歸檔”的既有鼎鼎大名的拙政園、虎丘等國際文化遺產,也有像殘粒園、吳家花園等“老蘇州”都不一定知曉的“山人”。它們 的稱號、地址、建造時代、面積、權屬性質、辦理單位、維護情況、敞開情況等都被具體揭露。從“維護情況”來看,良莠不齊,“好”的有24處,“中”有7 處,“差”有2處。
位于倉米巷24號、從屬創元集團的南半園就領到了其間一個“差”。“6年前咱們公司曾投入100萬元對其進行過維修,但作用并不抱負。”集團經 營部陳姓負責人邊嘆息邊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現了一組南半園補葺前后比照圖,前者梁柱腐朽垮塌改頭換面,后者根本輪廓已康復,但由于投入和收益不平衡,不得不 間斷修正。本來,該集團曾出資約1000萬對相同拋棄的北半園進行整體修正,取得了很好的社會作用,卻幾乎沒有“報答”。“公司都講求商業利益,咱們也有 許多無法,期望政府和社會為咱們出謀劃策”。
據介紹,針對相似的維護中遇到的資金瓶頸,下一步,蘇州將借鑒國外對古城、前史建筑物維護采納多途徑融資的做法,建立“園林維護辦理資金”,經過吸收社會和民間捐款、資助、出資,拓寬蘇州園林修正資金的途徑。
(陳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