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
墻體廣告 中國共產黨黃山市第六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奮力沖刺第一個百年目標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確立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動員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搶抓新的發展機遇,創造新的發展業績,奮力開創黃山改革開放和
現代化建設的美好前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市委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積極探索符合黃山實際的發展道路,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困難挑戰,勝利完成市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一是綜合實力再上臺階。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運行質量持續優化,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十三五”開局良好。“十二五”期間,全市GDP年均增長9.4%,達到531億元;財政收入翻了一番多,達到92.5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400多億元,年均增長13.6%;人均GDP、財政收入等主要均量指標位居全省中上水平。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增長,二季度GDP增長8.1%,1-8月份財政收入增長7%、固定資產投入增長11.6%,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二是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認真落實調轉促行動計劃,堅持“做精一產、做強二產、做優三產”,產業發展和實體經濟培育取得長足進步。大力發展精致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茶業綜合產值突破110億元,清潔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居全國前列,休寧山泉流水養魚系統成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徽菊、干鮮果、皖南中蜂等特色種養初具規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農村電商取得重要進展,農業多功能性明顯拓展。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強力推進“三個百億”計劃,培育規上企業520戶、高新技術企業79戶,在新三板和省股交中心掛牌企業69戶,永新股份獲批國家火炬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9%,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持續提升。大力發展旅游和
現代服務業,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順利完成,
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獲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深入實施“旅游+”戰略,啟動黃
山東部開發,黃山風景區榮獲全球首個世界優秀目的地景區,古徽州文化旅游區晉級國家5A景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市入選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去年旅游接待量466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400億元,年均增長12.9%、14.7%。
三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在完成中央、省既定改革任務的同時,堅持把更多精力放在破解制約黃山發展的突出問題上,累計完成改革任務68項。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布運行市縣鄉三級政府權責清單,行政權力事項和審批項目大幅精簡。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各類市場主體由4.77萬戶增加到8.7萬戶。加快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完成市直單位國有房產、資產統籌管理,國有經營性資產市場化運營初顯成效。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推進黃山旅游集團“二次創業”,城投集團、文投
公司、信投集團、供銷集團加速轉型發展。加快
農村綜合改革,黟縣
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江南林業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并完成增資擴股。加快金融改革,發起天使投資、股權投資基金,設立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基金,
農村互助金融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入選省級市縣一體化交易平臺建設試點市,初步建成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加快旅游管理領域執法改革,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工作正式開展。堅持以開放促發展,發起設立中國山岳旅游聯盟,成功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等一批重大活動,加強與國際組織、國際友城以及東盟十國交流合作,深化與中央企業、省屬企業戰略合作,大力度推進招商引資,累計引進外資2000多億元,7家世界500強、14家國內500強企業落戶我市,屯溪機場升格為國際機場,開辟6條境外、地區航線和18條國內航線,口岸落地簽證、機場免稅店獲批,開放型經濟水平全面提升。
四是基礎建設取得突破。強力推進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及城鄉公用設施建設,干成和抓了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的大事,基礎設施承載力全面躍升。合福高鐵開通運營,黃杭高鐵快速推進,昌景黃高鐵、池黃客專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績黃高速、黃祁高速相繼建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58公里、居全省第三,累計完成交通投資近250億元,我市加速成為皖浙贛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月潭水庫動工建設,歙縣、休寧入選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及水系連通試點縣。徽州500千伏變電站竣工投運,寧國至黃山天然氣支線開工建設。入選“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全國“
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所有行政村實現“光纖入戶”,4A景區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發展條件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