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墻體廣告 近日,龍陵縣工商、食藥監、質監三部分聯手,深化龍陵縣平達鄉橄欖村,逐戶造訪分析農戶致貧緣由,脫貧難易下手,開展了頗具特征的“精準扶貧”。
龍陵縣平達鄉橄欖村共有1755人,其間貧窮 人口占70%以上。60多歲的鄉民楊老漢對記者說:“橄欖村到處都是陡坡,水土流失嚴峻,主要是栽培甘蔗、茶葉、烤煙,收入很低,村里的青壯年都去外面打 工了。”這種狀況在橄欖村簡直家家如此,在家的大都是垂暮白叟、殘疾人和孩子。
曾參加“精準扶貧”的龍陵縣工商局長黃國森 說,形成橄欖村貧窮的主要緣由是工業結構單一,僅有甘蔗、茶葉、烤煙,石斛栽培、牛羊飼養不成規模,農戶憑經驗栽培,生產能力低下。本地的村干部和大眾都 期望政府部分能在新興高效農業工業方面給予項目和資金。針對大眾需要,龍陵縣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分很快做出回答,一是協助缺資金、缺工業、缺技術的 445戶貧窮家庭,爭奪農業、林業、水務等涉農資金支撐,穩步推動石斛、重樓、姬松茸等高效農業和黃羊飼養的精準扶貧力度; 關于54戶成員因患病或致殘的特困家庭,和諧借款免息幫扶,工商局和諧縣益民農人石斛專業合作社,訓練他們加工石斛技術,發展石斛加工等家庭手工業,使 50多戶特困家庭每月增加收入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