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墻體廣告 19日,中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中山 市死因監測年度陳述(2014)》(以下簡稱《陳述》)。上一年,中山戶籍人員中共有9278人離世,其間男性陳述逝世數5418例,女人陳述逝世數 3860例。在戶籍全人員的死因分類中,底子死由于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緩慢病的逝世病例構成比為89.37%。而冠心病變成“頭號殺手”,共 奪走了1753人的生命。
近九成居民因緩慢病逝世
依據《陳述》顯現,“緩慢非感染性疾病”、 “損害和中毒”以及“感染性、母嬰及養分缺少性疾病”三大類疾病的死因中,底子死由于緩慢病的逝世病例的構成比為89.37%。依據年紀區分的話,三類疾 病死因中,除0—5歲組主要死由于感染性、母嬰及養分缺少性疾病,占總死因的56.25%外,其他年紀組均以緩慢病為主要死因。
而全人群前5位死因順位分別是:惡性腫瘤、心臟病、呼吸體系疾病、腦血管病、損害及中毒,逝世率分別為164.03/10萬、140.89/10萬、102.75/10萬、98.97/10萬、21.09/10萬。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緩慢病不是特指某種病, 是指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緩慢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異常等為代表的疾病。緩慢病的發生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如吸煙、酗酒、身體活動不足、 高鹽高脂高糖飲食,壓力過大也是原因之一。受這些要素影響,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緩慢非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敏捷上升,變成要挾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
女人希望壽數比男性高近5歲
《陳述》還公布,2014年中山人員希望壽數為78.82歲,高出省水平2.72歲,但比2013年僅高出0.02歲,約為7天。其間,男性戶籍人員希望壽數75.98歲,女人戶籍人員希望壽數81.71歲。
據了解,人員平均希望壽數和人的實踐壽數不一樣,它是依據嬰兒和各年紀段人員逝世的狀況計算后得出的,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假如沒有意外應該能夠活到這個年紀,能夠反映出一個社會生活質量的凹凸。
市疾控中心方面介紹,中山死因監測作業始于2007年,哨點監測單位只要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博愛婦幼保健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4家市級醫療機構,陳述的逝世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中山的全人群逝世概略。
自2014年7月1日開端,一切市、鎮兩級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歸入監測哨點,中山一切逝世病例(在本市開具逝世醫學證明書的逝世病例)均通過網絡陳述體系進行直報。該項作業啟動后,有關部分才取得全市2014年完好的逝世病例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