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粉刷墻體廣告 哪家P2P渠道更靠譜?在昨天舉辦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社會職責高峰論壇”上,記者得悉,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不久將推出P2P渠道信譽評級榜單,出資者初次有了可參閱的“官方”意見。
“跑路”、“提現艱難”成了P2P出資者“最怕踩到的雷”。截至7月末,全國P2P累計疑問渠道家數達到895家,江蘇有53家;其間全國僅7月份出疑問的渠道家數就達到了109家。
例如,江蘇P2P渠道姑蘇財富,兩人花6萬即注冊渠道,以年息30%作釣餌,騙了200多出資者的1200萬,終究讓出資人血本無歸;一個月兩 次改名,深圳P2P渠道融易融奇葩行為的背面,其實是面對著的高額兌付壓力,企圖經過更名,推出新的優惠活動來招引新增出資資金……
“互聯網金融公司面對最大的危險是職業的信譽危機。”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陸岷峰博士說,上月協會建立后,已有14家渠道入會,而江蘇渠道總數124家。
陸博士泄漏,協會正醞釀推出信譽評級制度,以渠道自愿參加為準則,由協會經過投標約請第三方組織給予各渠道信譽評級,并公示,給出資者作參閱。“評級高的渠道相對安全性更高。”他說,開始想象查核注冊資本、風控系統、有無設資金池等多項目標。
互聯網金融渠道將來怎樣才能走得更遠?陸岷峰認為,往后渠道的競賽本質是品牌競賽,實行社會職責是渠道提高品牌含金量的要害,“互聯網金融公司有擔任才有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