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墻體廣告 在“互聯網+”的作用下,修水縣80后青年盧勇,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毅然返鄉創業,創辦電商交易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農村青年創業圓夢,帶動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
提起西港豆腐、三都米粉、溪口筍干、上奉米酒、黃港茶油這些地地道道的修水農副產品,自然很受市民的歡迎。但是因深處大山,這些農副產品沒有體現出自身的價值。為了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大山,盧勇回鄉創辦了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在全縣各鄉鎮建立了“農村便民服務系統”站點,為老百姓提供網上促銷服務,通過農村電商改變了農民傳統生產、生活、銷售模式,為當地農民搭建了良好、便捷的電商購物平臺,使得深山中的特色農產品從“丑小鴨”變成了“金鳳凰”。
創辦電商平臺緣于對家鄉的熱愛
8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修水縣良塘新區江南茶博城的九江市三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品車間,琳瑯滿目的農副產品擺滿柜臺。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產品外,還有修水本土的土雞蛋、干豆角、艾米果、紅薯粉、寧紅茶、雙井綠等,幾乎涵蓋了修水所有的農副產品。談到創辦這個網上交易平臺的想法時,盧勇告訴記者,他一直在外辦廠,每次回修水都會帶些農產品送給外地朋友,大家都說很好吃。但一說產地,大家都不知道在哪,也不知道能在哪買到這么好的土特產。
盧勇自小在大山里長大,對家鄉有一種融入骨子里的熱愛,還有強烈的自豪感。他深知家鄉良好的生態孕育出優質、特色、安全的農副產品,可是因為沒有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的銷售渠道,使原本很受歡迎的農副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于是,他萌發了創辦一個網絡交易平臺,為家鄉老表們賣農產品的想法。經過兩個月的考察,盧勇決定回鄉創業。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江市三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如期成立。
剛剛創辦好這個平臺,就立即為農民帶來了效益。修水縣港口鎮港口村九組協城養殖場場長盧山每年養殖數千只黑尾烏骨雞,所產綠殼蛋營養豐富市場前景看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可因為銷售渠道不暢,每年的10余萬只綠殼蛋銷售讓他發愁。今年以來,他通過將雞蛋批發給三品公司銷往全國各地,半年收入就超過5萬多元。盧山高興地說:“這種營銷模式不僅讓自己的產品走出了大山,而且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如今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深耕農村市場助推“三農”經濟發展
為了暢通銷售渠道,三品公司在修水36個鄉鎮開設電子商務服務站。7月8日,首家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山口電子商務服務站在山口鎮正式成立,主要為基層農民提供淘寶開店、銷售本地農副產品,進行站內推廣和營銷等電商創業技能培訓;另外,服務站安裝有農村便民服務系統,可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車票訂購、水電代繳等便民服務。截至目前,三品公司已在修水縣的太陽升、大椿、古市等10余個鄉鎮建立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其他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正在籌建之中,今年內可實現全覆蓋。
“三品公司在暢通銷售渠道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從業人員的培訓,并建立加工車間、產品展廳。”盧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在修水縣良塘新區投資100萬元建立了600平方米的湘鄂贛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基地,可同時培訓200余名從業人員。基地計劃分三年時間,為全縣36個鄉鎮培訓電子商務人才5000人,最終通過他們銷售三品公司產品,帶動全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使全縣農副產品有銷路、有市場、有價格,能致富;在南城區建成500平方米的產品展示廳,展示廳陳列50余種各類農副產品,可為到修水境內旅游的客人采購本地土特產提供便利;投資500萬元,在何家店產業園建成5000平方米的集農副產品加工、分揀、包裝于一體的產品加工生產線5條,統一產品加工。為了下行物流需要,三品公司投資100萬元,配備10臺物流車,每天往返各鄉鎮對農副產品進行回收、對三品公司產品進行派送,保證所有產品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包裝,送到消費者手中。三品公司從組建到正式運營,僅僅三個月時間,就銷售各類農副產品4萬余件,實現銷售收入100余萬元。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云濤萬里紅”,初創期的經營成功增添了盧勇將事業做大做強的信心。談到下一步打算時,盧勇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幫助農民朋友增收的同時,把修水的農副產品統一包裝成旅游產品,通過三品公司的電商平臺,向全國乃至全球進行推廣,更好地推動修水縣旅游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