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墻體廣告 施甸長官司,坐落施甸縣城北側3公里處的甸陽 鎮大竹篷村,據《明史·云南土司》記載,正式建蓋此府署的時間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明清時期轄今昌寧縣柯街以西和施甸縣的大片土地,是當時 永昌府(今保山)轄下的主要土司政權之一,曾轄26寨,初隸永昌府鎮康路,后改隸永昌府。
明萬歷十年(1582年)和清咸豐、同治年 間,長官司大多數房子歷經兩次烽火焚毀?,F存上院正殿于光緒五年(1879年)至十三年恢復建筑,古建筑占地面積935平方米,固定房子建筑29間,為官 衙兩進院式建筑,除過廳未批改外,現存有正殿、面樓、配殿、陪殿和耳室等,原為署衙生活區,后改為梵宇。
下院文物主題為官衙建筑,有正殿、面樓和南北配殿,四合院式計劃。正殿于1918年恢復,屋檐四角選用亭閣式出檐。正殿、面樓、南北配殿均為抬梁和穿斗式建筑結構?,F存固定房子建筑12間,占地面積500余平方米。南北配殿后設花園、天井,石刻等安頓。
1987年10月,施甸縣人民政府將這一古建筑群發布為縣級要點文物保護單位。施甸長官司至今已有600多年前史,對契丹民族研討具有很高的前史文物價值,且對本地前史旅游文化建設具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