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施工 今年8月28日是《公證法》頒布十周年紀念日。10年來,江西省公證行業快速發展,共辦理各類公證事項185萬多件,辦理公證援助案件4萬多件。近日,記者走進江西省公證處,感受公證事業發展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點滴變化。
飛入尋常百姓家
“兒子出國留學需要。”8月25日,記者走進南昌市東湖公證處,東湖區居民楊某正在辦理房產委托公證。其兒子名下一套位于西湖區的房產委托楊某進行處理。據她介紹,整個流程僅用10多分鐘就完成了。
據東湖公證處書記陳海明介紹,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辦理房產委托等民事公證的人越來越多,全處公證事項每年以10%至20%的速度增長。
“以前,嫁出去的女兒不知道有繼承權,現在許多百姓都知道女兒也可以繼承遺產了。”南昌市洪城公證處書記劉光文說,這幾年市民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今年前8個月洪城公證處就辦理了1.2萬件公證事項,相當于去年全年的公證量。
近兩年來,在一些大家比較關注的活動中,都能見到公證員的影子。2015年新余市城北幼兒園和蓓蕾幼兒園計劃招生250名,但有666人報名。兩家幼兒園不得不用電腦搖號,確定入園名單。
名額分配是否公平,牽動著家長的心。為確保公平,活動組織方特地邀請了兩名公證員現場監督。新余市天一公證處受理申請后,指派公證人員對數據光盤進行封簽,仔細分析了搖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并進行了整改,檢查了搖號所使用的電腦、軟件和打印機。隨后在搖號現場,公證員全程對活動進行監督,并宣讀了公證詞。
走在打假第一線
2014年10月,東湖區居民吳某平攜帶假房產證到東湖公證處公證。經過仔細辨認,陳海明發現該證顏色較深、印章不對,確定為假證。但吳某拒不承認,強烈要求進行公證。陳海明一一指出可疑之處后,吳某啞口無言,不得不灰溜溜地離開了。
“像這樣的假證,在公證處經常遇到。”說話間,陳海明點擊打開了公證處公證業務信息系統。幾十條假證信息立刻呈現在記者眼前,這其中,有身份證造假、婚姻證明造假,還有人員身份造假。
公證員助理魏清清就遇到過假冒他人身份前來辦理委托的情況。2015年5月,自稱是母女的倆人前來辦理房產委托。魏清清通過對比照片發現了異常,這引起了她的警覺。在問及對方的出生年月、屬相時,自稱是女兒的那人回頭看了看,半天沒回答上來。
“可以說,我們走在打假第一線。”省司法廳公證工作處副調研員潘建說,公證是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所以真實性、合法性至關重要。
招標過程中,串標、圍標現象時有發生。對此,上饒市招投標中心決定推行公證制度,對投標文件密封、評標委員會成員的組成等情況進行現場公證。“有助于保證招投標工作的公平公正。”制度推行后,不少參與招標的人反映效果不錯。
不訴訟也可強制執行
“幸虧事先對《借款協議書》進行了公證,不然不知道借款什么時候才能拿到手。”拿到欠款之后,崇仁縣居民吳文秀感激地對公證處工作人員說。
今年3月2日,吳文秀來到崇仁縣公證處,申請出具與被執行人周某簽訂的《借款協議書》執行證書。雙方約定:周某未按時足額支付吳文秀利息或到期不歸還本金,吳文秀可向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協議到期后,公證處根據約定方式,對債權債務進行核查,發現周某尚需支付4萬元,并出具了強制執行證書。周某接到通知后很快與吳文秀達成協議:2015年7月31日前將剩余的本金和利息支付完畢。
崇仁縣公證處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強制執行公證,不經過訴訟,就可以直接進入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既省時又省錢。
強制執行公證的誕生,僅僅是江西省公證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公證法》頒布十年來,江西省公證業務不斷發展,領域不斷拓寬,事項也由原來簡單辦理國內民事公證擴展到全方位辦理國內民事、國內經濟、涉外民事、涉外經濟公證,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進步等領域國家大中型建設項目。
回顧這些年公證事業的發展,省司法廳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在推進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設過程中,公證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