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新社上海9月4日電 (記者 許婧)“我等待將來上海繼續變成‘先導’,在推進韓中兩國自在交易協議深入開展等方面表現積極作用”,被媒體描述為攜“史上 最大經濟使節團”訪華的韓國總統樸槿惠4日在上海到會由大韓商工會議所和我國國際交易推進委員會在上海舉辦的中韓商務協作論壇。
樸槿惠在致辭中表明,韓中兩國一起克服了過去的苦楚,譜寫了新的前史,現在在我國的經濟中心上海看望兩邊經貿協作的將來方向具有深遠意義。
在這位韓國首位女總統看來,韓中兩國工商界人士已有數千年溝通前史,一向進行各種文物和思想等方面的溝通,兩國根深柢固的文明溝通這些年經過漢方、韓流等新形式,將兩國國民的心連在一起。
“由于去年播映的電視劇,在我國盛行起吃炸雞,在韓國吃羊肉串、喝我國啤酒也已變成常事”,樸槿惠說,在我國韓劇和韓國音樂廣受大家喜歡,在韓國則興起漢語學習熱,跟著文明和經濟彼此交融推進經濟開展,韓中經貿協作也越來越活潑。
數據顯現,我國與韓國建交23年來,韓中交易規劃由63億美元增加至2353億美元,增加了37倍,韓國也變成我國第三大交易對象國。樸槿惠信任韓中兩國將會開展變成12萬億美元的最大規劃地區經濟一起體。
樸槿惠主張韓中FTA應完成作用最大化,打開醫療、文明、環境和金融等新產業范疇的協作,同時憑借亞投行加強兩邊在基礎設施建造范疇的協作。
到會論壇的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院長李日衡表明,經過韓中FTA,兩國可完成企業協作,推進中小企業開展和服務業敞開,改進投資環境,擴展海外投資基地及目的地,還可進行關稅減讓及非關稅撤銷,使兩國全球價值鏈完成優化升級。
韓國保健產業復興院院長李永燦介紹了中韓在保健范疇的協作遠景。他格外說到上海瑞金醫院與首爾圣母醫院的遠程醫療協作事例,往后,協作兩邊不只將樹立韓中遠程醫療協作形式,還將向其他國家擴展。
上海國際交易推進委員會會長楊健榮稱,中韓自貿協議簽訂會對兩國經貿開展有主要推進作用,現在我國與韓國是在優勢互補基礎上一起推進協作,腳步較為穩健,這也有利于兩國國民生活水平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開展。
“韓中兩國的聯系現已從溪流開展到江水,正朝大海跋涉,兩邊一心一意協作,一定會打敗現在的經濟困難,若兩國民眾繼續進行文明溝通和經濟協作,兩國必將為全球經濟和人類的一起昌盛做出奉獻”,樸槿惠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