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近半年來,上海地鐵車站 的自動扶梯頻頻呈現驚魂一刻。記者昨日從運營方得悉,據不完全統計,本年1月至7月,上海地鐵全網絡共發作電梯客傷300起,其間因設備毛病形成的客傷1 起,因乘客乘梯不小心形成的客傷共277起,占到電梯客傷的92.4%,別的22起,占7.3%。客傷大多是因為乘客乘梯不小心形成的,如未握好扶手、依靠電 梯側擋板、攜帶大件行李(拉桿箱、小推車等)乘坐自動扶梯等。
將建電梯安全辦理員部隊
上 海地鐵昨日表明,將擬定電梯辦理一站一預案,標明電梯點位、類型、維保單位及聯系方式,清晰巡檢形式和應急呼應措施與流程,并要定時展開演練。一同,上海 地鐵將樹立兼職電梯安全辦理員部隊。在現有的車站值班站長和設備辦理員中,本年開端,選派2400人分批展開電梯安全辦理員證訓練,現已有1300人考試 合格。悉數訓練完成后,將確保每座車站的運營時段至少有一名持證人員在崗,加強電梯專項辦理。
目 前,上海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14條,車站337座(不含磁懸浮),工作日日均客流超900萬人次,全網絡電梯合計3000余臺,其間,自動扶梯占到 77%。近年來,跟著網絡的不斷擴大,客流的持續增長,自動扶梯客傷事情也同步添加,而近期更是頻頻呈現。上月30日,公民廣場站發作一同乘客在自動扶梯 上的摔倒事端。事發時,一名老太太和老爺爺正帶著孫子坐電梯上行,老太太鞋被卡多處出血。上海地鐵表明,經調取現場監控后發現,事發時該出口電梯運轉悉數 正常,并沒有呈現逆行。
昨日,上海地鐵工作人員介紹,近半年來電梯客傷發作時段為:遲早頂峰時段59起,近20%,平峰時段共發作241起,超80%。可見,大多數電梯客傷并非因大客流擁堵而形成,反而是人少時更容易發作。
從 發作電梯客傷乘客的年紀來看,45歲以下乘客約13.3%,45-59歲的乘客約19.4%,60歲及以上的晚年乘客占到悉數電梯客傷人數的67.3%。 可見,年紀越長,發作客傷的份額越大,這與晚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晚年人在搭乘自動扶梯時,通常容易發作年輕人不太會發作的意外。
要點電梯養護周期縮短
根 據2015年4月1日修訂后施行的《上海市電梯安全辦理辦法》,上海地鐵將整理現有電梯中的長大電梯(如虹口站)、高負荷電梯(如人廣站1換2)及服役 15年以上電梯等要點種類,采納針對性的措施,如加強人員巡檢和視頻巡檢,頂峰時段加強現場值守,易損易耗件及時替換等,15年以上電梯基本完成大修;重 點電梯縮短養護周期。地鐵要點電梯(如公民廣場1換2)的養護周期,已從本來的雙周檢縮短為單周檢。
同 時,上海地鐵將擬定電梯辦理一站一預案,標明電梯點位、類型、維保單位及聯系方式,清晰巡檢形式和應急呼應措施與流程,并要定時展開演練。在此基礎上,加 強對設備維保單位的辦理。每月由運營公司舉行維保單位安全評價分析會,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執行整改措施;著重現場維保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一經發現未持證即 納入黑名單辦理;現場施行電梯維保工作時,由車站派員進行辦理。
上海地鐵還將想方設 法,通過加強宣揚、辦理,添加現場提示等各種辦法,加強安全文明乘梯宣揚:在自動扶梯乘梯口的鄰近方位粘貼無障礙電梯效勞信息,提早奉告乘客有關留意事 項;在自動扶梯扶手旁粘貼“握緊扶手”安全提示,在大客流車站裝備語音廣播提示裝置,提示乘客留意乘梯安全;在大客流車站及大客流時段組織工作人員及自愿 者在自動扶梯旁做好安全提示。(新聞晨報記者 鐘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