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價格 原標題:東京審判關鍵性依據———南京大殘殺僅有動態畫面背面的故事:八卷膠片縫在大衣面料帶往上海
東方網9月6日消息:日前,國際友人喬治·費奇之孫——大衛·費奇在上海紐約大學,面臨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生宣布留念講演,透露了其祖父在東京審判中面臨日方要挾,堅持將南京大殘殺鐵證公諸全國。
作為上海紐約大學基因生物學教授,現年58歲的大衛·費奇介紹,祖父喬治·費奇1883年1月23日出生于我國姑蘇,中文名為費吳生。抗戰時期,費吳生擔任美國基督教青年會南京分會負責人,是德國友人約翰·拉貝的戰友,變成南京大殘殺的前史見證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亡后,侵華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殘殺。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用“貝爾”16毫米家用攝像機拍照了日軍 暴行。1938年1月23日,費吳生獲準脫離南京,他將膠片縫在駝毛大衣的面料內,帶往上海。這份長達8卷的膠片,放映時間達105分鐘,是有關南京大屠 殺的僅有動態畫面。其間,日軍坦克和大炮張狂轟擊南京城,機關槍對著成群的市民進行掃射,城內處處殘垣斷壁,從大街上到水塘中,都有被日軍血腥殘殺的平 民,以及遭受日軍奸污的婦人,被汽油燒焦的骸骨令人不忍目睹。
費吳生抵滬后,將膠片送交上海柯達公司,制作了4份拷貝。1938年3 月,費吳生得以回到美國,并提交了這份可謂血證的資料,指控日本人在華暴行,并游說政界不再向日本出口鋼鐵等戰略資本。抗戰成功后,東京審判時期,費吳生 又將這部分前史印象呈堂證供。公然,他不久便收到了日方回復,對方稱日本人肯定不會在我國做這么的事情,并要挾費吳生撤回這些依據。
然而,費吳生表明,自個僅僅信任雙眼所見到的,肯定不會撤回鐵證。同時,費吳生在南京大殘殺時期也用日記方式將日軍暴行記錄下來。這些自個陳說、文字資料和印象依據作為第一手資料,變成東京審判指控日本甲級戰犯的關鍵性依據。
大衛·費奇說,開端傳聞南京大殘殺的史實是在1975年自個讀高中時,而后他開端深入了解前史,以及來源于祖父的回想片段。他表明,期望自個的講演帶給 今世學生們多維化的思維渠道去了解前史,信任仁慈和同情,對立侵犯和壓榨。我國現代史學家、中美關系及國際冷戰史專家陳兼教授在其后的講演中表明,當時日 本站在了前史對立面,也注定了前史性的失敗。
當天大衛·費奇教授一起揭露的還有一些戰時印象文獻資料,如喬治·費奇與宋美齡在一場慈善捐助會上的合影相片,以及喬治·費奇與周恩來在延安一窯洞前的合影相片等。此前,這些史料未曾在我國大陸地區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