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墻體廣告策劃 3日上午10時,跟著70響禮炮響起,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日戰役成功70周年閱兵典禮開端了。
千里以外的重慶,20余位重慶大轟炸受害者及其家族共聚一堂,觀看這場閱兵典禮,并隨后在重慶較場口“六·五”地道慘案留念館前舉行了留念活動。
早上8時擺布,王西福就現已趕到較場口。“這是全國際人民都值得留念的日子,很多人跟我相同對今日充溢等待。”本年已滿80的王西福說,閱歷了那一場戰役后,每一年的今日都讓他激動,體會到平和的寶貴。
抗日戰役時期,重慶作為國際反法西斯遠東戰區指揮中心,遭受了日軍戰略轟炸6年零10個月。這場劫難與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七三一細菌戰等相同,給中華民族造成了沉痛的獻身和無窮損傷。
1937年出世的孫良才因為來遲了,前兩排已無空位,他就站在后排安靜的觀看閱兵。他通知中新社記者,抗戰時期自個比較小,但那時逃避轟炸的回憶仍不 時出現在腦畔。“我的舅舅就死在日軍轟炸下,媽媽帶著年幼的我四處逃避轟炸。那時候國家窮,日子苦,看到今日的閱兵,感受到現在的我國現已變得強壯。”
“銘記前史,思念先烈,喜愛平和!”20余位重慶大轟炸受害者隨后在較場口“六·五”地道慘案留念館前舉行了默哀和留念典禮。這些白發蒼蒼的老者杵著拐杖,彼此攙扶著,表情莊嚴。
2004年,重慶大轟炸受害人及家族組成了對日索賠團,并在10年間先后赴日30余次,對日本政府提出訴訟。
“這一訴訟還未結束,本年10月咱們的代表團員將再次赴日。”重慶大轟炸對日民間索賠團團長粟遠奎說,一審盡管敗訴了,但這場跨國訴訟并沒有結束。現二審上訴資料現已提交給日本高級法院,估計10月將再次赴日,“咱們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