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墻體廣告 家住靜海縣62歲的任忠德老人,四年多花費近百萬元,收藏了上千枚抗戰紀念章。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小物件,在他看來卻十分珍貴,他認為,每一枚紀念章背后都有故事,都有值得后輩銘記的歷史。
四年多時間 收藏上千枚
近日,記者來到任大爺的家中,他家客廳有一排玻璃展柜,里面整齊地碼放著八九十個長方形的塑料盒。這些盒子里各有十多枚大大小小、圖案各異的抗戰紀念章,而每一枚紀念章又分別用圓形塑料盒盛放。除此之外,有些紀念章被保存在木盒或者錦盒里,足見老人視它們如珍寶。任大爺告訴記者,四年多來他收藏了上千枚抗戰紀念章,按照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時間段進行整理。其中,有關抗日戰爭的紀念章,他手里就有150多枚。
說起這些抗日紀念章,任大爺似乎總有講不完的故事。他翻過一枚紀念章,指著背面“七七七周年紀念”的字樣,說道:“它是為了紀念‘七七事變’七周年而發行的紀念章。”此外,老人的手里還有紀念西安事變、晉察冀邊區等戰事的紀念章。像是“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贈抗日光榮復員證”紀念章,“第三軍區抗日將士紀念證章”紀念章,“陸軍第八軍”紀念章等。
為買紀念品 花費近百萬
這些抗戰紀念章大部分都是任大爺從收藏網站購買的,便宜的一枚二三十元,最貴的上萬元。不過,這種藏品沒有鑒定證書,全憑眼力鑒別真偽。他沒少花冤枉錢,可也結交了很多藏友。他告訴記者,除了看藏品的包漿、品相之外,字體、字形等細節都有講究,不過這些只有他這樣的內行人看得出來。
為了買這些紀念品,任大爺花費了近百萬元。他說,之所以喜歡收藏抗戰紀念章,是因為他想盡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地記錄、還原那段烽火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