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中新社上海9月12日電 題:前臺北縣長上海再開畫展5年沉積更顯“自在”
作者繆璐
從握筆在公文上批語到在畫布上添彩,前臺北縣縣長周錫瑋用舉動完結了一幅艷麗的畫卷。
12日,“大彩三千·2015周錫瑋個人油畫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這也是他第2次在滬舉辦畫展。與3年前的“大彩無色”比較,周錫瑋坦言,“這次的創造,見證了思想從拘謹到自在的蛻變”。
告別了摸爬滾打17年的臺灣政壇,周錫瑋一開始并不適應,“日子的習氣和觀念都被拘謹著,畫風也趨于保存”,但經過5年的沉積,“畫風逐步鋪開,更自在自在,將來必定還會更天然”。
毫無畫院教育閱歷的周錫瑋,繪畫功力全賴自學而來,在自成一派同時,也讓他可以“完全依照自個的心境”。周錫瑋平常畫畫,經常四五張不一樣巨細、不一樣風格的一同畫,也不需要實在的參照物,“只靠自個的創造力”。
遠看周錫瑋的畫作好像平靜慎重,近看之下卻有各種劇烈的配色與筆觸,著作既有著西洋油畫的濃郁,又遭到我國水墨畫的影響。擺脫了前次盡數挑選寫實著作的“各種憂慮”,這次展品則以抽象畫為主。
關于抽象畫,許多人都會有“看不懂”的憂慮,而周錫瑋的答案是:“看抽象畫即是要靜靜地站在那里慢慢看,你想那張畫是啥即是啥,是啥故事即是啥故事,抽象畫正本每個人的解讀都會不一樣。”
面臨之前外界對他會重回臺灣政壇的許多猜想,周錫瑋回答道,“如今畫畫才是我這個階段最想做的事”,并笑稱之前的政壇日子是“前塵往事和曇花一現”,而如今,他更愿意享用繪畫帶給他的挑戰和驚喜。
每逢創意進入“瓶頸期”時,周錫瑋老是先把畫放在一邊,等過幾個月乃至幾年有感受的時分才會再拿出來持續創造,有些畫也因而足足畫了3年。至于每幅畫啥時分才算完結,周錫瑋有自個的一套理論,“當心動的感受能很天然的得到表現時,這幅畫就算完結了”。
正是出于內心對繪畫的深入認知,周錫瑋以畫喻人生更是信手拈來,“人生許多時分要知道啥時分擱筆,啥時分放下,啥時分開始畫別的一幅新的畫”,或許這也直接為他現在不肯回歸政壇做出了解說。
談及作畫的初衷,周錫瑋更多是為了完成自個兒時的愿望,但如今卻“更期望自個的畫可以給大家帶來高興”。而這也是他把此次畫展命名為“大彩三千”的原 因,“三千大千世界,看展的時分就要鋪開來看,心無所住,像小孩子躺在草地看天上的云,織造每個人不一樣的美夢”,他創造時的感受也大體如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