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本報記者李旭兵
一部手機、一款自立研制的APP,經過無線傳輸,就能全方位掌控寓居空間照明,燈光自在發動、亮度隨心調理、音樂隨意響起。這套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統,是鶴壁國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家庭照明處理方案之一,已取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剛投放市場就備受消費者喜愛。
2013年末,以朱明甫為首的9名博士回鄉創建國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鶴壁市在方針、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撐,先后投入1200余萬元扶持公
司開展,使公司成功完成項目當年開工建造、當年發明效益、當年股市掛牌。“公司開展這么快,離不開鶴壁杰出的人才開展環境。”9月14日,董事長朱明甫如
是說。
這是鶴壁市“環繞開展聚人才、依托人才促開展”的一個縮影。這些年,鶴壁市環繞加速建造生態生機美好之城戰略目標,以被確定為中組部人才作業聯系點為
關鍵,深化施行人才強市戰略,使全市人才總量由曩昔不足14.7萬人增加到20余萬人,高層次人才數量達6.8萬余人,人才正變成這座城市轉型開展的“新
引擎”。
“當前,鶴壁正處于爬坡過坎、升級打破的關鍵期間,咱們比歷史上任何期間都更需求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全國英才。”鶴壁市委書記范修芳說。為此,鶴壁市
委、市政府提出了“引入人才擴大增量,培育人才盤活存量”的開展思路,施行了以引入100名學術技能帶頭人、1000名科技立異創業人才、10000名高
技能人才為主要內容的“百千萬人才工程”;深化市校協作,先后與鄭州大學等11所院校達到全部協作協議,活躍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建造;疏通高層次人才引入
綠色通道,經過博士效勞團等方法開展柔性引才,僅2014年就引入博士效勞團成員19名,數量居全省榜首。在人才培育上,組建了省級區域性職教聯盟——豫
北高級職業教育集團,掩蓋豫北9所高級院校、264家公司、6家研究院所,完成了人才培育、科技研制、教育資本充沛結合、協作共贏,每年為鶴壁工業開展培
育急需緊缺人才8000余名。
在推進產學研協作培育人才的實踐中,該市還成功探究出一條政府贊助、公司主導、院所參股,共建工業技能立異聯盟的引才聚才新形式,先后樹立“中科院半
導體研究所河南研究院”等數十個立異渠道,引入了以世界聞名光電子學家王啟明院士為代表的近千名高層次立異創業人才。“這種形式結合了三方優勢資本,既有
利于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又為公司供給了人才技能支撐,一起也為地方工業轉型升級發明了條件。”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然介紹。
招引集聚人才,機制和環境是保證。這些年,鶴壁市堅持以方針立異股動體系機制變革,先后擬定出臺《鶴壁市人才引入優惠方針》等9個文件,從人才引入、
培育、運用、活動等各環節樹立了較為完善的方針體系,經過打造方針洼地構筑人才高地,有用助推了人才立異創業。為營建人才開展的杰出環境,該市成立了高端
人才聯合會,自2014年以來,已舉辦各類論壇、講座20余場次,有近百條意見主張上升到了市委、市政府決議計劃層面。市政府在市中心黃金地帶計劃建造了
高層次人才小區——將來鳳凰城,以低于市場每平方米近千元的報價定向出售,招引了1500名不一樣范疇高層次人才入住。在工業集聚區、園區樹立人才效勞作
業站,結合市、縣(區)兩級公共效勞資本,為人才供給社會保證、檔案管理、家族工作、后代入學等“一站式”效勞,兩年來,已為各類人才處理實際困難和疑問
1600余人次。
人才興,萬事興。在鶴壁這片立異創業熱土上,各類人才正用本身的不懈努力和斗爭書寫著轉型開展的新篇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