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墻體廣告 13歲,她參加革命,變成一名底層民兵;14歲,她參加中國共產黨,變成村里榜首個黨員;1938年,她舍生忘死將手榴彈投向日偽軍;1945年,在解放長垣戰爭中,她為戰友擋槍,背部身負重傷。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山陽區藝新大街南翁澗村,見到了91歲的抗戰女兵蒙淑芳,聽她敘述當年戰火紛飛的故事。
不管危險
撿起手榴彈扔向敵軍
1924年5月,蒙淑芳出生于安陽市滑縣高平鎮蒙提村的一個普通家庭。1937年,年僅13歲的她自覺參加革命,變成一名底層民兵。14歲時,受父親和 哥哥的影響,她參加中國共產黨,變成本村榜首個黨員,并擔任蒙提村黨支部書記。后來,在她的帶領下,成立了婦女會、姊妹團、農工等安排,在本村和周圍兩個 村開展中共黨員48名。
“其時因為每天打仗,上級給我發了一把手槍和一支蛇矛。”蒙淑芳說。
據蒙淑芳回想,1938年春季的一天,她在蒙提村菜園的一間窩棚里安排30多名黨員召開會議,不料被一名偽軍發現,這名偽軍悄悄將一枚手榴彈扔進窩棚里。“看到窩棚里有煙霧冒出,我顧不上生命危險,一把捉住手榴彈扔到門外,將這名偽軍炸死。”
1938年年底,蒙淑芳到高平鎮三教堂村開展黨員。一天黑夜,兩名兵士在房頂放哨時發現一伙偽軍。這時,一名兵士大喊:欠好,敵人來了!聽到喊叫聲, 蒙淑芳一手拿著槍、一手提著幾枚手榴彈沖了出來,和別的一名兵士連著向敵人扔了4枚手榴彈,將沖過來的敵人炸死。駐扎在鄰村的兵士聽到響聲后當即趕過來, 打敗了敵軍。
改頭換面
把日偽軍引進埋伏圈
1938年8月下旬,八路軍第129師奉命脅迫日軍向潼關、洛陽攻擊,拓荒臨漳、安陽、內黃、滑縣等區域,消除盤踞于該區域的日偽軍和土匪。
其時,為了攻下日偽軍的一座寨樓,蒙淑芳與其他民兵構成誘惑敵人出寨的小分隊。“咱們每個人在頭上系上白毛巾,成心打扮成土八路的姿態,從寨樓前經 過。”蒙淑芳說,“敵人看到寨前的八路軍這么少,就傾巢出動預備消除咱們,咱們趕忙往后撤,把敵人引到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埋伏地,一舉消除了日偽軍,攻占了 寨樓。”
通過近一個月的戰役,八路軍共消滅日偽軍和土匪7800多人,緝獲各種槍支3200多支,克復滑縣、浚縣兩座縣城,為樹立冀魯豫邊抗日根據地奠定了根底。
解放長垣
為戰友擋槍身負重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但是,在敵占區的有些偽軍仍負隅反抗。
8月29日,八路軍冀魯豫軍區隴海前哨中路軍三縱隊先后克復了延津、封丘,消滅李二天、劉楓桐等奸細。
9月1日,解放長垣的戰役打響。圍城部隊輪流對城內進行轟擊后,沖擊號聲響起,蒙淑芳與隊友們沖出壕溝,向城墻上的偽軍發起攻擊。敵人的槍彈從蒙淑芳的 頭上掠過,但她堅決果斷,對準城墻邊上的敵人開槍。戰役中,一位年青的兵士被敵人的槍彈擊中,蒙淑芳下意識撲曩昔護著這名兵士時,她的背部意外被敵人的子 彈擊中。
“被槍彈擊中后,我只知道自個被戰友抬上了擔架,后來就昏迷了,啥都不記住。醒來時,我已在根據地后方的一個小診所內,醫生告訴我現已把背上的槍彈取出來了。”蒙淑芳說。
1948年,蒙淑芳調入解放軍榜首野戰軍第二旅擔任民運部部長;1954年,她被選為長垣縣新店鄉人大代表。后來,蒙淑芳被分配到焦作作業。
(謝謝焦作市老兵協會秘書長蒲德祿對本次采訪的協助)
圖① 蒙淑芳近照。
圖② 蒙淑芳年青時的照片。
記者 寧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