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本節目摘選自著名古陶瓷鑒賞家樓鋼的著作《中國古陶瓷鑒賞手冊》,為讀者供應了一種閱讀古陶瓷的方法。
枕呈腰型、平底、中空、背部基地上方開有氣孔,從底部可見胎土呈灰色,通體施白釉,釉下以白色扮裝土為襯;枕腰部刻卷草紋,枕面飾一鸚鵡,振翅高飛,穿行于云朵之間,鸚鵡和卷云以外飾以布滿的圓形珍珠地子。
珍珠地是盛行于唐代金銀器制作傍邊的一種裝修方法,模壓成型,使主題文飾呈現立體感,雍容華貴,裝修作用強。唐代晚期,其他工藝品制作亦憑借了這種方法來進行裝修,特別是磁州窯系各窯場出產的瓷器,包含罐、瓶、枕具和其他一些形體較大的器物,多有選用珍珠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人員曾于2002年在河南省密縣西關窯收集到一片相似的珍珠地鳥紋瓷枕標本,定為唐代。故宮博物院另藏有一件珍珠地鸚鵡紋腰型枕,也定為唐代。
河南登封墻體廣告 鸚 鵡紋在唐代至北宋是許多見的裝修圖畫,金銀器、銅器、陶瓷以及繪畫絲織品中都有呈現。中國國內鸚鵡首要產于陜西與甘肅告知的隴山山區,中世紀時曾被許多捕 捉送往城市作為籠鳥喂養。唐代文學家皮日休曾有詩為隴山以捕捉鸚鵡為生的鳥民訴苦:“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窮危又極險,其山猶不全。蚩蚩隴之民,懸度 如登天??罩幸椘涑?,墮者爭紛然。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當時王公貴族們是多么喜愛喂養這種會說話的鳥兒,甚至連英明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免:林 邑國曾向太宗朝進貢一只五色鸚鵡,“太宗異之,詔太子右庶子李百藥為之賦?!睘榱艘恢畸W鵡,還專門把太子的師傅找來賦詩,可見其喜愛的程度。這么愛鳥寵鳥 的習尚天然也就會影響到民間,并直接反映在當時的文藝著作和工藝品傍邊,因此可以說某個時代工藝品中的各種文飾,即是當時社會生活史最好最直觀的注釋。
唐
太宗李世民是最珍惜自己名譽的帝皇,平日干事小心謹慎,生怕被史官抓到瑕疵寫入史中。一次人家送他一只風箏,正玩得高興,看見魏征過來就趕忙把風箏藏在懷
里。魏征使壞假裝沒看見,羅嗦個沒完,效果風箏就死在太宗懷里。但是上面所述受貢五色鸚鵡一事不知何以被閻立本畫了下來:宋代細致在《云煙過眼錄續集》中
曾這么寫道:“余家舊藏‘林邑進鸚鵡圖’,蓋唐貞觀中經獻太宗……乃閻立本真跡也?!边@件工作居然被畫家畫入畫中并流傳后世,恐怕也是李世民無法意料得到
的了。樓鋼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