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市墻體廣告制作 圖為兩岸專家向記者介紹“中華榜首石頭”(左起為雷敬敷、黃忠勝、于瑞軍) 譚地 攝
中新網張家口9月29日電 (譚地 劉洋)29日,被臺灣賞石界稱為“中華榜首肉石”的“東坡肘子”落戶冬奧城市張家口,海內外賞石界專家學者參與本次賞石文明交流活動,感嘆其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東坡肉石相交輝映,是承載兩岸前史的兩塊“姊妹石”。
2014年,肉石收藏家于瑞軍攜肉石藏品“東坡肘子”赴臺參與“海峽兩岸賞石文明交流展”,因其品相色澤與臺北故宮博物館內的“東坡肉石”不相手足,被臺灣賞石界稱為“中華榜首肉石”。同年8月,在我國欣賞石飽覽會上該肉石藏品被正式賦名“東坡肘子”。
臺灣資深賞石理論家黃忠勝介紹說,“東坡肘子”較“東坡肉石”更為大而亮麗,臺北故宮內的肉形石受限于博物館形狀,不能容易向外界展出,而姐妹石的“東坡肘子”在民間展開,滿意了大家目擊國寶的熱盼。“東坡肘子”與“東坡肉石”相互輝映,好像承載了兩岸前史。
我國欣賞石協會科學與藝術參謀雷敬敷表明,“中華榜首肉石”落戶冬奧城市張家口,有利于賞石文明的開展與傳播。肉石是一種天然的藝術品,體現出不一樣地域特征,然后形成賞石文明。他期望將單純的賞石文明推行到文創的開展路徑,以文明構思衍生品加大對賞石文明的宣揚。
于瑞軍說,北京張家口申冬奧成功,兩岸互動更為頻頻,“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石”被譽為姐妹石,代表了一脈相傳的意義。他期望讓大家在欣賞肉石的一起,能遙想到祖國彼方的另一塊肉石,進而了解兩岸前史,促進兩岸文明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