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墻體廣告 本報訊(記者 譚鵬 )“下水道阻塞,找哪個?”“路途坑洼需求修補,誰能處理?”“給曾昭和打個電話,很快處理疑問,咱們社區居民遇到事都找他幫助。”近來,記者在城南大街沙壩社區采訪時,聽到這么的對話。
“曾昭和是誰?”家住城南大街沙壩社區的袁德福白叟說,曾昭和是沙壩社區的城市管理員,沙壩社區背街冷巷的環境疑問都可以找他。
“哎呀,路燈怎樣又不亮了,晚上娃兒放學回來怕是不放心哦。”“給曾昭和打個電話嘛,喊他來把路燈換了就行,咱們本地許多居民都存得有他的電話號碼,我馬上給他打個電話叫他來!”袁德福邊說邊拿出電話打給曾昭和。
15分鐘后,曾昭和來到沙壩社區楊家大院,立即對路燈進行了替換,路燈亮了,居民徐愛淑臉上也泛起了笑容。
“路燈雖小,可他關系到社區居民的出行,路燈亮了,社區居民的出行也就便利得多了!”曾昭和一邊拍著衣服上的塵埃一邊通知記者。
“曾師傅,這兒忙完了費事你去看下我家外面那巷道的路面,有些本地破損了,需求補一下!”家住楊家大院的居民石瓊英說道。
“要得,我如今就和你一路去看。”曾昭和忙著回應。
在現場,曾昭和逐個聽取了社區居民反映的疑問,并詳細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
曾經的楊家大院環境的確差勁,由所以黃泥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路中心即是排水溝,溝上橫放一塊水泥板就算人行道。晚上不帶手電筒不敢出門,一不注意就會 摔進溝里。說起曾經的楊家大院,石瓊英直搖頭。如今好了,排水溝改造成了下水道,路面硬化了,路燈也安好了,哪里有疑問也可以給曾師傅反映,他來幫助和諧 處理。
“居民反映給我的疑問,我可以處理的就立即處理,其時不能處理的我就記在簿本上,然后逐級反映,爭取趕快處理。百姓心中無小事,把社區居民反映的小事處理好,他們就會信任你,作業展開起來也就更加順暢!”曾昭和通知記者。
據了解,曾昭和是城南大街沙壩社區的一名底層作業人員,主要擔任社區建造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作業,每天都是走街串巷處理居民的一些“小”事,雖然“小”, 但其實是關系到本地居民生活起居的重要工作。哪里路燈壞了需求替換,哪里路滑存在安全隱患,哪里下水道阻塞,這些疑問都可以找他幫助處理。
本地數位居民通知記者,因為曾昭和待人和氣,給他反映的疑問都能得到回復,本地居民也愛和他打交道,出現疑問也愛給他反映。
“黔江區‘兩城同創’活動動員大會召開了,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會自始自終地做好本職作業,讓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變得非常好!”曾昭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