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設計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于立霄)中關村大街開展計劃11日在北京舉辦的“中關村立異創業季”開幕式上正式發布,將來這條大街將變成承載全國科技立異基地功用的基地載體,引領我國立異創業開展新趨勢。
全長7.2公里的中關村大街,曾以電子賣場而聞名,是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品銷售基地,也是中關村的一張特別“手刺”。昔日的中關村大街電子商鋪樹立,各路商家銷售著電腦、手機、攝像機等商品。
走過30年進程的中關村大街,通過轉型晉級和業態調整,電子銷售市場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這兒將集中有限的空間,開展創業孵化、智能硬件、“互聯網+”等新經濟,打造人才集聚、模式立異的創客基地和共享經濟基地。
中關村大街全體的功用建造將突出“策源地”的特征,加快構成創業要素集聚化、孵化主體多樣化、創業服務專業化、創業活動繼續化、運營模式市場化、創業資本開放化的開展新格局,全部提高歸納立異生態環境。
依據計劃,2017年末,中關村大街將構成一批立異創業、科技金融、文化構思等新式業態集聚區,要點提高信息工業、大數據、智能硬件三大優勢工業。力求到2020年末,構成具有中關村初始立異、技術服務才能及商業模式立異優勢的創客集體和公司集群。
中關村大街沿線聳立著鼎好、海龍、億國際、大華科技商廈、中發電子城、中關村大廈等寫字樓,通過業態調整,一批高新科技公司入駐。聚集著7000多個智能硬件立異創業項目、3000多家供貨商的硬蛋空間今日入駐海龍大廈。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稱,海龍大廈告別了電子賣場時代,向立異創業街區轉型,并變成中關村轉型的主要推力。今日硬蛋空間入駐海龍大廈,將變成中關村轉型智能硬件工業的有用催化劑。
據介紹,將來中關村大街將變成輻射股動京津冀開展的新引擎、首都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的策源地、科技成果買賣集聚區、集聚全球高端立異資本和立異型人才的主要節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