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墻體廣告 北緯37.2°,東經79.9°,這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和田,古絲綢之路南道重要商埠。
2010年,中心啟動新一輪對口援疆作業,天津市對口幫助新疆和田地區策勒、于田、民豐三縣。從此,和田與千里以外的天津結下不解情緣。到現在,天津累計施行援疆項目389個,到位援疆資金26.83億元。
民生為重,農牧民口袋鼓起來
近來,和田地區策勒縣科克買提村的古麗拜合熱木忙個不停,一面聯絡各家的婦女來上班,一面讓老公去采購質料,直到自家的地毯架正常工作起來,她才松了一口氣。
古麗拜合熱木家里本來只有5副地毯架,出產規模小,收入也不高。現在,天津援疆干部送來20副地毯架,她創辦了“米合奶提手藝織造專業合作社”,成了 本地的地毯大戶。天津援疆的萬副地毯架和手藝織造項目,處理了4.7萬和田婦女的工作,三縣手藝織造加工及銷售收入超越6500萬元,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黨委書記張春賢稱為“媽媽工程”。“有了‘媽媽工程’,婦女們變得愈加自傲、自強了。”策勒縣婦聯主席賽迪妮·阿不力孜說。
天津援疆干部還引入節能溫室、節水滴灌、蔬菜栽培等技能和工業項目,三縣農牧民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3001元增長到2014年的5278元,2015年有望完成翻一番。
“我家種的8畝紅棗成了‘搖錢樹’!”于田縣托格日尕孜鄉的阿布杜·海瓦爾興致勃勃地說。托格日尕孜鄉亞克蘭干村是天津援建的“五位一體小康村”。去 年,天津援疆指揮部在該村建立了2500畝有機紅棗演示栽培基地,讓該村189戶農人首先用上了高科技有機肥。農業專家、援疆干部張建民每周都要到田間地 頭跑上一圈,仔細記載紅棗成長狀況。“樹上掛了多少一級棗,他比咱們心里還稀有呢。”
本年,天津在已援建大棚2320座、拱棚4000座的基礎上,持續支撐擴建大棚1000座,提高林果栽培5萬畝,并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落戶天津援建的策勒健康農業科技工業園。
南疆出產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和田堯柏水泥項目,是天津援疆招商引資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7.6億元,采用世界領先的新式干法水泥出產工藝,打造全封閉無污染的出產環境。投產至今,上繳利稅8000萬元,股動本地近1500人工作。
“經過工業援疆,引入培育強大一批龍頭企業,變輸血為造血,著力處理本地農產品深加工才能不強、市場銷售不暢、科技水平不高等三大難題。”天津市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戴東強說。
教學援疆,軟實力從此硬起來
談起學生,來自天津市試驗中學的援疆老師卜立偉笑得合不攏嘴。經過每周的責任補課,他的學生楊浩博本年以500多分的成果考上天津工業大學。“教好一個維族孩子,就能股動一個家。一個家庭好了,就能股動一個村子。”
和田地區天津高檔中學總投資2.8億元,是現在和田地區硬件條件最佳的校園,已成為和田地區甚至全疆的教學演示項目和標志性工程。“本年天津高檔中學 發明了和田地區全國高考前史最佳成果。2015年高考上線率達100%,本科率61.5%,其間一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和田天津高檔中校園長付世周說。
5年來,天津累計組織教學援疆項目82個,援疆資金6.74億元,援建校園、幼兒園15所,擴大招生才能近1.7萬人,開設內高班12個,訓練雙語教 師、中職老師2896名,并從市級名校、重點校,遴派120名優秀援疆老師盯崗任教,使和田地區東三縣小學、初中入學率堅持98%以上,高中階段入學率由 31%提高到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