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東方網記者于量10月15日報道: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顧偉華今天上午作客由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新華社上海分社和新華每日電訊主辦,東方網等單位協辦的“2015對話上海國企領導”訪談節目。顧偉華表示,到2025年,上海軌交運營規模將達1000公里;到2020年,地鐵最小發車間隔將縮短至2分鐘。顧偉華同時透露,今年年底上海地鐵將陸續推進Wi-Fi的全覆蓋。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融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上海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和運營的責任主體。在本次國資國企改革中被定位于公共服務類企業。
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地鐵1號線全面正式開工以來,二十年間,上海地鐵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線到網的跨越。據介紹,目前上海地鐵擁有15條運營線路、339座車站,線路總長度577公里(含磁浮線29公里),運營規模位居世界首位。在客運量方面,截至2015年上半年,上海地鐵網絡日均客運量約809萬乘次,工作日基本保持900萬乘次以上,至今年7月公交占比已達到47.8%。
顧偉華介紹說,今年年底上海地鐵新開通運營里程將達40公里。隨著12、13號線部分車站的開通運營,將新增漢中路站、陜西南路站和南京西路站3座三線換乘車站,兩線換乘車站也將新增8座,屆時市民在地鐵網絡中的換乘將更加便捷,西部地區的市民也能更方便的抵達市中心。同時,13號線“過江”后,也讓浦江兩岸的連接更為緊密。
顧偉華表示,“通向都市新生活”是申通地鐵的企業愿景和努力的目標。到2020年,上海地鐵運營線路長度將超過800公里,市中心區域步行600米內就有地鐵車站,大型公益場所如體育中心、博物館等,都可以通過地鐵換乘到達,中心城區地鐵出行的公交占比將進一步達到70%。
根據規劃,上海地鐵2018年以前將投入100公里的運營線路;2025年前還將建設近250公里的軌道交通線路。屆時,上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將達到1000公里的規模,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地鐵城市”。
上海地鐵未來的發展圖景令人期待, 但部分短板也不容忽視。顧偉華表示,上海地鐵的水平在世界范圍屬中等偏上,部分指標具有明顯優勢,但不足之處也比較突出。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列車最小發車間隔仍較長。
據介紹,上海地鐵目前最小發車間隔是6號線2分20秒,在大陸范圍內排名第三,在CoMET(國際地鐵聯合會)中僅排名第十四。顧偉華介紹說,針對發車間隔的問題,申通方面正積極研究增購網絡車輛,增加車輛配屬數量,保證有充足的車輛保證運營運轉需求;同時,在10號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進一步推廣全自動駕駛技術在網絡中的應用范圍。
顧偉華表示,上海將在2020年將中心城區骨干線路的發車間隔縮短至120秒,其中10號線將力爭縮短至100秒。
在地鐵服務方面,顧偉華表示申通將著力提供服務水平,并為乘客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務。他透露,上海地鐵目前正在積極引入Wi-Fi系統、公網4G系統,今年年底起Wi-Fi將會陸續覆蓋上海地鐵網絡中所有的車站和列車,實現乘客在地鐵區域出行的過程中網絡全覆蓋,在方便乘客的同時,也可以利用信息推送功能提供很多增值服務。
本次“聚焦一號課題,建設科創中心——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活動,由新華社上海分社、上海國資委黨委、新華每日電訊聯合主辦,興業基金全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