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和閘北區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的第八屆上海通信發展年會今在滬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互聯網+我的創業”。
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從消費互聯網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今年,國務院提出了互聯網+并上升為國家戰略。7月,國務院出臺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11個方面的重點行動。“互聯網+”將成為未來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形態。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國家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一,創業者如何利用電信技術與平臺完成特色化成長?電信運營商又如何借助創業機遇實現突圍式發展?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滬上三大運行商為支持上海創業,已出臺多項具體措施。
上海移動:市場化運作產業創新基金
據悉,為了支持上海創業創新,上海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在助力創業方面,中國移動通過百萬青年創業就業計劃,于2014-2016年提供10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同時,為了適應互聯網+的行業變化,貼合公司的戰略發展和人才結構調整,上海移動策劃了互聯網+人才選育項目,通過游戲、熱點論壇、“基因”檢測、項目實踐等新形式,充分利用微信、移動電視等平臺,結合跨界交流、“快閃”等熱點,在行業和公司內尋找適應轉型發展的儲備人才,提升行業人才的整體水平。
據了解,目前中國移動第一只市場化運作產業創新基金已于近日正式運營,中移創新產業基金將依據市場化原則進行運作,聚焦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互聯網+”領域,幫助企業、個人打造創新型、成長型的業務。
上海聯通:發布《互聯網+白皮書》建創新孵化器與聚合平臺
上海移動躍躍欲試,上海聯通也不示弱。記者了解到,上海聯通日前發布了《互聯網+白皮書》,提出“I-PLUS”互聯網+能力體系,即:Incubation創新孵化、Platform平臺聚合、link互聯接入、“User用戶通達”、“Service云&大數據”。能力體系的各個方面其實都有支撐創新創業的部分,其中重點是“Incubation創新孵化”以及“Platform平臺聚合”。
“Incubation創新孵化”整合了上海聯通的創新創業資源,致力于成為“‘互聯網+’創新孵化器”,主要提供了五個方面的資源和服務:融資和初創服務;提供創新孵化補貼;提供創新培訓與咨詢;提供項目推廣變現的支持。“Platform平臺聚合”是上海聯通幫助企業使生產服務過程能夠快速進行互聯網化改造的落腳點。通過靈活、敏捷的能力開放平臺,上海聯通將自己具備的基礎ICT能力、運營支撐能力、大數據能力、業務資源能力、服務資源能力、場景化應用能力等六大能力開放。
而作為“互聯網+”的推動者和“互聯網+”賦能者,上海聯通推出的“沃創客”系列產品,為小微初創企業提供包括手機、寬帶、云計算、辦公應用等在內的專屬一體化信息服務產品和管家式服務。
上海電信:為滬上最大白領公寓群體提供高性價比寬帶服務
上海電信在“互聯網+”創新創業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據了解,上海電信推出科創服務為創業者們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優化上海市的創業環境、減低創業者的創業成本。
2012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上海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天翼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主要從事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業投資與孵化服務,是中國電信實施戰略轉型、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單元,是大型央企內第一個創新孵化平臺,已被評為上海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目前,天翼創投在項目培育和創業平臺建設上,孵化環境總面積達到10000平米,創業導師人數過百;共孵化苗圃項目158個。而配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上海電信為靜安科創中心設計了科創云建設方案,向最終用戶提供端到端的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制定了產品套餐和實施方案,并探索了協同營銷模式,由科創云提供拎包入駐的自助公共服務平臺。
記者了解到,2014年,上海電信為滬上最大的白領公寓群體“青客”提供高性價比寬帶套餐服務,面向“大量初創、中小企業引進青年人才”,推出階梯式優惠扶持。截至2015年9月,已為4000余戶青年人才提供服務。
上海通信發展年會每年舉辦一屆,是目前國內唯一由地方通信管理局指導行業各核心部門、企業共同發起、組織、主辦的專業論壇,年會的核心定位是“實踐”。即:通過展示、研討、歸納上海通信運營行業在政府管理、企業經營、市場發展等各方面的先行探索和先進經驗,為全國通信運營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