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墻體廣告 今年以來,前鋒區把“進步新型鄉村協作醫療保證水平”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之一,重點進步嚴重疾病抵償水平,樹立大病穩妥準則,最大限度地減輕農人就醫擔負。
“這次生病住院花費了8萬多元,我自個只貼了3萬余元,新農合大病穩妥解了我家的當務之急。”10月14日,在前鋒區衛計局新農合辦,代市鎮蒙山村村民向多明拿到大病穩妥抵償的1.3萬余元后激動地說,這讓他真實領會到了“病有所醫”。
今年2月,55歲的向多明因患結核性腦膜炎,住進重慶市公共清潔醫療救治基地,花去醫療費8萬余元。“曾經對這個病有所耳聞,傳聞要用許多 錢。”向多明通知記者,其時他打算拋棄醫治,但家人和醫院作業人員都通知他,新農合報銷可以為他減輕一部分經濟壓力,所以他才接受了醫治。但能報多少,他 心里依然沒個譜。
讓向多明一家沒有想到的是,出院后,經新農合辦審閱經過,他得到了3萬余元的抵償。之后,他將材料遞送區新農合大病穩妥處,審閱后又得到了1.3萬余元的抵償。
“新農合大病穩妥是在新農合正常抵償后,自付費用在8400元至3萬元之間享用50%的補助,3萬元至5萬元享用60%,5萬元以上享用 70%,施行分管計算法。”前鋒區新合辦作業人員黃坤通知記者,這么一本小小的新型鄉村醫療協作證,讓許多像向多明一樣的大病病人得到了實惠。
據了解,該區今年擴展了新農合基金規劃,年度籌資13028.77萬元,為進步參合農人健康保證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至8月,該區共有31.1574萬人次重新農合中獲益,其間抵償市內病人大病300余人次、約120萬元,抵償市外病人240人次、130余萬元。
在擴展基金規劃的基礎上,前鋒區初步形成了區、鄉(鎮)和村三級新農合組織網絡,設立了固定宣傳欄,向老百姓遍及新農合門診統籌、慢性病抵償、住院抵償及報銷流程等新農合常識,并公示參合農人住院報銷狀況,做到公正、公正、揭露。
“咱們擬定并完善了新農合基金準則的辦理計劃、方針,標準了城鎮清潔所及醫院的職責,清晰了內部的稽察、審閱和信息崗位作業人員的職責,保證了新農合基金有序、安全運轉。”黃坤介紹說。
為進一步做好新農合大病穩妥抵償作業,進步重特大疾病保證水平,前鋒區衛計局紀委、區新合辦專門成立了新農合大病穩妥施行督導小組,對已參加 2015年度新農合人員,因住院發作的醫療費用,經新農合報銷后,自己累計擔負醫療費用超越8400元的抵償目標進行了抽查隨訪。
“督導人員對領款所提交的材料進行了核實、查看和標準,并對全區大病穩妥抵償狀況進行全覆蓋的盯梢、督導,對抵償不及時、作業滯后的單位進行了批評教學,要求當即整改,保證大病穩妥作業安全有序進行。”區新合辦稽察股作業人員左茂盛介紹。
“現在,咱們正在擬定2016年籌資計劃,擬定保費為每人120元,國家各級配套資金也將相應添加,新的施行計劃也正在擬定中。”黃坤說,此舉旨在使廣闊鄉村參合大眾得到更多實惠,真實看得起病、住得起院,讓新農合變成27萬農人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