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墻體廣告制作 昨天,留念我國國際遺產3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70周年暨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專題研討會在澄江縣舉辦,住建部在會上發布了《我國國際天然遺產工作開展公報》。
《公報》指出,我國國際天然遺產工作在辦理體 制、維護監測、才能建設、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變成維護天然生態的標桿、踐行生態文明的典范、展現國家形象的窗口、推進國際協作的橋梁。 我國已從國際遺產大國逐漸邁向國際遺產強國。到本年9月,我國擁有國際遺產48項,總數位居全球第二;其間天然遺產10項、天然與文明雙遺產4項,別離 位居全球第二和榜首。我國國際遺產類型豐厚、特色明顯,在國際國際遺產舞臺中占有重要位置。
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天然維護聯盟、美 國國家公園辦理局的代表,國家各相關部委、省級和當地政府代表,觸及景色名勝區的近40個遺產地辦理者,以及國際遺產范疇專家學者等150多人與會,一起 討論了將來國際遺產承擔的角色和開展戰略,在達到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根據維護和傳承國際遺產一起價值觀的《澄江誓言》。會議還回憶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70年開展進程,討論將來面臨更多全球機會和應戰的“后千年開展方針”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能夠更有作為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住建部副部長倪虹、副省長頂峰、美國國家公園辦理局副局長佩吉·奧黛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明項目主管古榕、我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長杜越出席會議并說話。
頂峰在說話中指出,云南已有麗江古城、三江并 流、喀斯特石林、澄江化石地、哈尼梯田文明景觀5個遺產地列入《國際遺產名錄》;在全國首先成立了云南省國際遺產辦理委員會,不斷建立健全國際遺產維護管 理制度,完善維護措施和監測設備,嚴厲維護遺產地的資本、生態和環境。下一步,云南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組織機構和各國專家的對話交流與務實協作,活躍引入 先進的辦理理念和工作經驗,推進國際遺產維護辦理工作非常好更快開展。
會上舉辦了澄江化石地、我國丹霞、新疆天山、我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等16個我國國際遺產地授牌典禮。記者 余紅(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