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制作
南昌縣三江鎮東莊村白叟胡根女今年82歲,本可享用兒孫滿堂的晚年日子。但是,白叟42歲時因老公逝世,改嫁到豐城袁渡鎮。十幾年后,第二任老公 病故,她再改嫁到臨川區一偏僻鄉村,未料到第三任老公又撒手西歸,她回到第一任老公的故土即三江鎮東莊村。因為白叟在首次改嫁中丟失了戶口,當了40年 “黑戶”,無法享用高齡補貼及農保待遇。
命運多舛 數次尋棲息地
東莊村委會支部書記王銀根向記者介紹,胡根女四五年前搬回東莊村。胡根女深知鄉村十分忌諱“白虎回頭”
江西墻體廣告制作,其時借居在村口山頭的一個庵堂中,她的 5個兒女只在逢年過節時去看望她,
江西墻體廣告制作送一些基本日子物資。一年后,因庵堂雇專人看守,她不得不另尋棲息之地。她的小兒子出面搭建了一間毛坯房供白叟入住。之 后,村委會籌集資金為毛坯房進行加固、裝修,添設了一些日子設備。
江西墻體廣告制作爾后兩三年間,白叟的一個兒子遇事故致殘,一個兒子因偷盜入罪,幾位親人誤認為這是媽媽 “白虎回頭”帶來的厄運。這不只加劇了白叟的苦楚,還簡直斷絕了她與兒孫之間的親情交游。
王銀根說,有些封建思想及陋俗在鄉村根深柢固,改動它要綿長的進程。
江西墻體廣告制作現在,胡根女的5個兒子已步入中年或晚年,除兩個兒子分別因事故致殘、偷盜入罪外,其他三個兒子的日子也不寬余,孫子、孫女在外地務工。
作為特例 為白叟爭奪辦低保
近日,記者隨三江鎮政府查詢社情民意造訪中了解到,在鎮政府及本地派出所的努力下,胡根女于9月17日、10月27日補辦了戶口、身份證。
胡根女白叟總算有了“身份”,她能否享用高齡補貼及農保待遇呢?就此,記者與三江鎮政府交流。該鎮婦聯主任袁庚玉清晰表態,鎮里一定會極力滿意白叟的訴求。
袁庚玉向記者介紹,現在該鎮正為白叟請求補辦高齡補貼和農保。80元/月的高齡補貼可從2012年10月補發,預計本月內白叟可一次性領取近 3000元的高齡補貼。依照
南昌縣最新出臺相關規則,2015年6月今后補辦的農保一概不予補發。因此,80元/月的農保金只能從11月起按月發放。
袁庚玉表示,胡根女有5個兒子,依照低保救助規則,她不具備處理低保條件。但鎮政府考慮到白叟的特殊性,以及她5個兒子的現實情況,年末前將其 作為“特例”,歸入低保新增目標。不過,請求中仍需走低保公示等程序,接受鄉民及社會監督。如果本地鄉民沒意見,下一年年頭起,白叟有望正式變成低保目標, 并享用260元/月的低保收入。
袁庚玉還表示,下一步,鎮、村干部將活躍做好白叟兒孫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摒棄陋俗,自動關心白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