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麗江墻體廣告 “咱們村里的木家橋、萬德宮,在
麗江的歷史上很有地位。”古城區開南大街漾西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程國新說,漾西村的木家橋
麗江人遺址,可以說是
麗江的發源地。萬德宮又名“木家南院”,是木氏土司的行宮,聽說當年徐霞客到
麗江,木氏土司接待他的第一站就在萬德宮。
漾西村是
麗江市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的10個村之一,由18個居民小組、920戶、3800多人構成,大多數是納西族。其間的西林瓦村,是鄉民寓居最為會集的一個村落,
云南麗江墻體廣告由4個鄉民小組、256戶構成了較為典型的納西族民居修建群。
采訪中記者看到了一座古橋,寬約10米,長約 15米,這即是“木家橋”。1956年在木家橋發現了3件人類骨骼化石。1964年又出土了一件少年頭骨化石和劍齒象、犀牛、
云南軸鹿等哺乳動物化石及石 片、石球、石核等燧石石制品,還有一段有鉆孔痕跡的鹿角。據考古學家鑒定,這些化石的地質
云南麗江墻體廣告年代為更新世晚期,少女頭骨被命名為“
麗江人”,屬晚期智人,距 今約十萬年。
萬德宮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由土司 木高興修。“萬德宮碑記”道出了修此宮的目的:“全國安則世官永,世官永則邊土安定,邊土安定則公民昌盛、五谷豐登、善良昌盛,人神就能調和同處,由此修 建了萬德宮。”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年)“一代游圣”徐霞客受木增之邀,到萬德宮給其四
云南麗江墻體廣告子教文法,一展華夏文墨。
在《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七》中,較為翔實地 描寫了萬德宮的方位、修建和規劃:當年大門朝南,門口立有一對獅子,四周用
高墻圍起,墻外樹木巨大茂盛
云南麗江墻體廣告;進入院子,有寬闊的院壩;右側進入有議事廳、會客 室;西側兩房間有小門,進入又有一個院子,搭有松棚;再往后還有后花園,種有一棵被譽為“南中之冠”的山茶樹。
“萬德宮可以存留至今,得益于政府和鄉民的保護。”程國新介紹,早在1982年,萬德宮就被列為縣級要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眼前的萬德宮,盡管現已失去了舊日的容顏,但從院內的古樹和殘留的房子,不難想象當年的光輝。
記者 李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