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策劃 在大數據變成時下熱點的今日,不斷增加的普通人從中找到商機。昨天在洪山區
武漢大學珞珈創意園,華中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揭牌,市民可在此以自個名義出售大數據掙錢。
華中大數據交易所總裁吳愛國介紹,該所由國內幾家聞名軟件信息
公司出資樹立,
湖北墻體廣告策劃搭建起一個第三方交易渠道,供給交易、結算、資管和融資等效勞,進行數據的出售、采購、查詢和需要發布,一起支撐自個和組織的實時在線交易。
華中大數據交易所在本年7月初開端試運營。昨天,長江日報記者點開華中大數據交易所網絡渠道,進入虛擬交易大廳
湖北墻體廣告策劃,200多份數據陳述等候客戶選擇,還有30個信息是求購數據的。
長江日報記者留意到,自個發布的信息有4條。
湖北墻體廣告策劃其間,一位王姓自個用戶發布了一項“大規模Twitter微博內容語料庫”,注明:這是現在最大的微博語料庫,包含2009年6月、7月、8月、10月、11月、12月合計6個月,Twitter上的4億條微博內容。
這個語料庫標價3萬元,已有一條成交記載,采購者還給了一個好評。
還有一位市民掛出“1000個最忠誠用戶采購數據”,供給某大型商場1000個長時間會員在9年內的采購產品的記載,標價300元,尚無人采購。
吳愛國表明,自個發布的比較有價值的數據多是對某一職業或范疇的剖析研究陳述。手上的數據有沒有價值,能夠咨詢客戶進行評價,假如數據比較初始,沒有充沛發掘、剖析,交易所專業人員還會給予輔導和代加工。
據了解,在華中大數據交易所,
公司和自個發布的一切信息都要依照規范系統,
湖北墻體廣告策劃通過多重審閱:首要,電腦通過特定程序進行“脫敏”,過濾掉不適合發布的靈敏詞匯,比如自個隱私、國家機密等;隨后,工作人員進行屢次人工校核。
昨天,華中大數據交易所還發布了國內首個大數據交易規范系統的部分內容,包含《大數據交易安全規范》、《大數據交易文件格局規范》等。業內人士提示:自個發布數據,尤其留意不要侵略別人隱私,有些大數據即便有價值也不能發布。
連接>>>
本年4月,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在
貴州開業。
7月,
武漢區域3個大數據交易渠道開端經營或試經營,分別是華中大數據交易所、東湖大數據交易中心、長江大數據交易所。
10月,東湖大數據交易中心晉級,渠道對自個用戶敞開,曾有市民出售自個的行記,賣了5份,總共賺了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