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 四川新聞網甘孜12月1日訊(何林 姜濤)在瀘定這片赤色熱土上,活潑著一支特別的部隊,他們不是軍人,卻和部隊官兵并肩戰斗;他們不是差人,卻相同擔負著保護當地安穩的重擔。面臨災禍,他們相同穿戴綠色的“制服”,和我們的部隊官兵相同,服從指揮,知難而進,用滿腔赤誠守衛著大眾生命和產業安全。
這支部隊即是瀘定縣加郡鄉民兵。多年來,該鄉民兵
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一向發揚著不怕喫苦,勤勤懇懇的精力,聯合協作,凝心聚力,出色完成了多項使命,獲得上級的共同好評。發作在這些心愛民兵身上的那些事兒,也像一首動聽的歌曲泛動在每個人心中。
“我想當個兵”
2013年4月20日上午8時零2分,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馬邊溝,發作7.0級地震,距震中直線間隔僅60公里的瀘定縣震感強烈,全境不一樣程度受災。地震發作后,瀘定縣加郡鄉的民兵們毛遂自
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薦,積極參與自救和赴災區拯救。
加郡鄉劉河壩村支部書記鄧玉洪在得知需要安排人員到一線救災后,在第一時間安排村兩委展開自救的一同,他跑到人武部報名,請求奔赴一線搶險救災。面臨家中70多歲的老媽媽和身患殘疾的弟
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弟,他義無反顧的參加到了抗震救災突擊隊中,當天就跟從人武部連夜趕到蘆山。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只是以志愿者的身份趕赴災
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區。在看見佩戴“瀘定民兵”紅袖標的民兵穿梭在災區一線時,感覺自個身為瀘定人,很驕傲, 但也期望自個有一
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天能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因而,蘆山地震發作后,我請求參加了民兵,以民兵的身份趕到蘆山。”鄧玉洪說,由于路上堵車,他們抵達蘆山時已 經是次日清晨2點。面臨災禍,鄧玉洪顧不得吃飯就開端轉移救災物資,11地利間里共轉移100余噸救災物資。在災區的第9天,鄧玉洪接到家里電話,知道母 親病重,在得到領導批準后連夜趕回家,把媽媽送往醫院,照料媽媽,待得知媽媽病況沒過后,又連夜趕回災區,持續救援。
“朋友同心,其利斷金”
加郡鄉劉河壩鄉民劉波也是民兵中的一員。他回想地震發作時的狀況:“地震發作時,天旋地轉。我抱起兒子,攜著媽媽,叫上老婆快速地跑到屋外,出 門就看著廚房垮塌,很是懼怕。”不多時,便接到鄉里通知,請求隨時待命。正午12時,面臨家中驚魂未定的老弱婦孺,劉波通知老婆好好照料媽媽和兒子,便叫 上弟弟劉濤決然奔赴災區。
次日清晨2點抵達蘆山后,劉波和弟弟劉濤立即投入轉移救災物資的部隊中,一向忙到第黑夜12點,未眨過一下眼。其時處處都是救災物資,沒有睡的 當地,劉波和弟弟就在剛轉移下來的救災物資上睡了一晚,第二天又在全身酸痛的狀況下開端持續轉移救災物資。在災區的第5天,劉波老婆聯系上他,只對他說: “不要擔心家里,有我。你和弟弟在蘆山必定注意安全。”掛了電話,劉波又投入到使命中,持續轉移救災物資。當問到劉波對老婆兒子有無內疚時,他說有,可是 看著一位曾協助過的災區老大爺向他們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時,覺得仍是值得的。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現年64歲的安厚倫是加郡鄉落戶灣村長,以民兵的身份參加了汶川地震和蘆山地震的救援使命。
蘆山地震發作后,安厚倫帶領全村推選出來的在職黨員民兵一同連夜抵達蘆山受災點,在趕赴一線的路上一口飯都沒有吃,到了蘆山后,馬上就開端轉移物資。安厚倫和其他民兵相同,我們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從來沒有悄悄的歇息過,也沒有叫過苦叫過累。
可是安厚倫記憶最深入的仍是汶川地震的那次救援使命:“其時接到指令,我們敏捷趕往受災點,被安排前往理縣搶修塌方的公路,請求一個星期內搶 通。這段公路沒有路基,每天上午施工,下午由于風沙太大,所以沒有施工,5月20日那天,我們都在作業,俄然背面一片山俄然塌方,幸好跑得快,所以沒有人 受傷。”安厚倫說,其時家里農忙,家里人為了支撐自個抗震救災,讓自個沒有后顧之慮,所以出錢請人幫助干農活,在災區待了11天完成了救援使命才回到家。
“心系大眾,救災恤患”
面臨使命,加郡鄉民兵總是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他們不畏艱險、勇于拚搏、勇于獻身,知難而進、勇挑重挑,為保護人民大眾的生命產業安全而做的事一幕幕顯現眼前。
2011年7月,中油房村呈現特大泥石流災禍緊急狀況后,加郡鄉敏捷安排基干民兵先鋒隊進入該村進行搶險,全力保護了人民大眾的生命和產業安全。
2012年4月,瀘橋鎮羊圈溝鄰近發作山火,得知音訊后,加郡鄉安排民兵30余人前赴該地,積極參加熄滅森林火災的搶救舉動,為搶救人民利益作 出了突出貢獻。同年瀘定四灣發作火情,加郡鄉清晨2點接到上級救活指令,敏捷安排基干民兵清晨5點抵達救活地址,直至次日黑夜11點才終究把大火熄滅。
2015年7月,一輛
重慶來瀘小車沖入大渡河,接到指令后,加郡鄉民兵馬上安排部隊在事發地下流沿河搜索,接連搜索一星期后,總算找到兩具遇難者尸首。
2015年得妥鄉移民搬遷,加郡鄉安排民兵30余人幫助轉移移民物資和保護戶區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