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墻廣告發布 華龍網12月30日20時40分訊(記者周曉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溫馨調和的家庭關系,不只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靖和 諧。2015年,
重慶市婦聯、市婦人兒童基金會聯合市慈悲總會建立30萬元項目資金,在全市規模展開
重慶“最美家庭”關懷項目。活動不設活動門檻,招引了 230余萬戶家庭直接參與,終究評選發生了“全國最美家庭”3戶,
重慶“十大最美家庭”10戶、
重慶“最美家庭”100戶、
重慶重慶民墻廣告發布最美家庭提名獎100戶。
封孝利:帶著公公“出嫁”
封孝利一家住在
重慶巴南區南泉大街平和村。60多年前,鄉民蔣質筠抱養了一個小男孩,取名蔣良才。為了將孩子拉扯大,蔣質筠終身未娶。
蔣良才長大成人,與同村姑娘封孝利成了
重慶民墻廣告發布家。婚后,封孝利與老公一同悉心照料養父蔣質筠,一家人日子盡管貧苦,但其樂融融。意外的是,蔣良才在2003年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為了給蔣良才看病,一家人四處舉債……
蔣良才逝世后,封孝利一邊照料年邁的公
重慶民墻廣告發布公和年幼的女兒,一邊四處打工償還債務。幾年后,封孝利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許世路。許世路被封孝利對公公的孝順
重慶民墻廣告發布感動,決議和她一同支撐起這個家。現在,他們一家四代同堂,令鄉民羨慕不已。
2015年“全國孝老愛親最美家庭”稱謂,是封孝利從小到大得過的第一張獎狀,她十分珍惜這份榮譽。封孝利說,要把這塊“金字匾額”掛在家中堂屋,時刻提示自個和兒女永久記住要善待、貢獻老一輩。
“老人家你好命運啊,有個這么好的兒媳婦!”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丁中平說道,并鼓舞封孝利一家要持續傳承家庭美德,相親相愛、彼此扶持,共創美滿幸福日子。
符愛濃:堅持10余年收回舊電池
81歲的符愛濃婆婆家住渝北區龍溪大街松樹橋社區,被鄰居們親切地稱為“電池婆婆”。
從2001年經過電視了解到1節腐朽一號電池對環境所發生的危害后,就開端利用閑暇時刻搜集廢舊電池,并常常義務為社區居民、小孩上“環保課”,影響股動社區居民餞別環保理念。
十幾年的堅持,到現在她已搜集3萬余枚廢舊電池給環保站處理。一起,她股動著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一大家人養成收回廢舊電池的習慣。符愛濃還被左鄰右舍推選為大街的冷巷名人,她的業績被搬上了龍溪大街社區文明墻。
一起,在符愛濃和老伴王修太兩位老人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子女也都樂善好施、扶貧幫困。長子王升文在一次裝置鉆塔時由于協助工友意外獻身;長女王升蘭將爸爸逝世、媽媽殘疾的小姑子從8歲撫育至成人,其他家庭成員也在全國各大災禍事端救援中捐款捐物、貢獻愛心。
“符婆婆,你年紀都這么大了,還要持續堅持搜集廢電池嗎?”丁中平拉著符愛濃的手詢問到。“當然會堅持下去,我即是個‘愛管閑事’的人。”符愛濃一揮而就地答道。
不設門檻尋覓“最美家庭” 2015年建立30萬關懷資金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相親相愛、溫馨調和的家庭關系,不只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靖調和。”丁中平說,這些“最美家庭”活躍餞別和傳承夫妻友善、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持家、鄰里合作的家庭文明新風的典型業績,值得全社會倡揚和學習。
據了解,“最美家庭”評選活動由全國婦聯2014年2月建議施行的,已經接連展開兩年。2015年,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婦聯依托遍及城鄉的14500多個“婦人之家”聯合展開了尋覓
重慶最美家庭活動。
活動不設活動門檻,不定“最美”規范,把尋覓主動權、“最美”決議權交給
大眾,引導廣闊婦人和家庭說自個家風、談身邊“最美”,曬家庭幸福、講最美故事、展文明風采、秀將來愿望。
活動展開以來,230余萬戶家庭直接參與,終究評選發生了“全國最美家庭”3戶,
重慶“十大最美家庭”10戶、
重慶“最美家庭”100戶、
重慶最美家庭提名獎100戶。
此外,市婦聯、市婦人兒童基金會聯合市慈悲總會在2015年展開了
重慶“最美家庭”關懷項目,項目資金合計30萬元。對113戶于2015 年取得全國“最美家庭”稱謂的
重慶家庭和
重慶“最美家庭”進行獎賞,對30戶2014、2015年獲評“最美家庭”中格外貧困的家庭進行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