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刷墻廣告 在
吉林農業大學有這樣一個人:在三尺講臺上揮灑汗水25年,全身心投入一線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培養創新型中藥學人才以及藥用菌物資源的考證和開發利用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就是
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副院長包海鷹。
吉林刷墻廣告
包海鷹生于1965年。1991年,畢業于
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包海鷹隨丈夫來到
吉林農業大學從事任教和科研工作,這一干,就是25年的光景。如今包海鷹可謂桃李滿天下,可誰知到在這些成績的背后,她又克服了多少困難,承擔了多少委屈。
吉林刷墻廣告
包海鷹博士在讀期間,正趕上學校擴招,包老師雖然在讀博士,還必須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她幾乎把空閑時間都放在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上,所講的幾門課程都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但有一天晚上,包海鷹給學生上完課,去接安頓在學校收發室的兒子,看見兒子雙手捧著方便面眼淚汪汪地嚼著,她喊他名字時,年幼的兒子胸中積累的委屈終于爆發出來,哭著說:“你總是備課、上課、學生,你不管我了?我要去找爸爸”。每每想到這些,包海鷹總是覺得對自己的兒子有所虧欠,“我在兒子小時候真的沒能很好地照顧他。丈夫圖力古爾赴日本學習時,我一個人忙里忙外,那時的困難,真是一言難盡?。 ?br />
近30年的教學工作中,包海鷹培養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1萬人。她的學生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包海鷹相繼為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了十余門課程,她以其深厚的生物學和中藥學功底,精湛的教學方法,為培養創新性的中藥學、藥學人才做出了給貢獻。
包海鷹主要從事中藥學和生藥學教學與科學研究,她開拓了菌物生藥學新興交叉學科,并在生藥學科創造性地設置了菌物藥方向。為了研究蒙古孔蘑這種只在文獻中看到過的珍貴的食藥菌,包海鷹幾年來多次到
內蒙古呼倫貝爾進行考察調研,卻無果返回。直到2010年的一天,
內蒙古方面打來電話說尋找到了蒙古孔蘑。包海鷹二話不說立即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帶上助理直奔火車站前往
呼倫貝爾。由于最近的一班火車幾乎滿員,包海鷹購買了站票,這一站就站到了海納爾,下車后乘坐牧民的
摩托車來到了發現蒙古孔蘑的現場,采集回了這一珍貴的菌種。憑著對科學事業的熱愛與追求,憑著幾十年如一日的認真和辛苦,包海鷹已是同齡學者中的佼佼者,在探索求知的科研道路上,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愛崗敬業的理念。
吉林刷墻廣告
2012年7月,
陜西省
漢中市部分山區群眾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導致50余人住院治療。正在
陜西講學的包海鷹夫婦接到了
漢中市政府發出的救援申請,他們立即動身前往
漢中。在當地,通過查看32份野生蘑菇樣品的資料和留樣,包海鷹夫婦的堅定結論,為
漢中市有效防控群眾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態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控制了中毒事件的繼續發生,為保障
漢中廣大群眾食品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這種專心科研、精誠敬業、大愛無疆的精神深深感動了380萬
漢中人民!
包海鷹先后獲得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吉林省自然科學獎、
吉林省教育廳新世紀科學技術優秀人才、
吉林省教育系統師德明星、
長春市“三育人”模范、2012年度中國杰出創意創業名師獎、“巾幗建功標兵”、“
吉林好人”、挑戰杯大學生創業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吉林刷墻廣告
記者手記:包海鷹眼里“家”的含義已經超出了三口人,而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還包括他的學生們。幾十年來,她以身作則,攜手營造一個美麗的家,再從這一家中走出幾個、幾十個、幾百個美麗的假,向社會傳遞愛崗敬業的正能量。千千萬萬個美麗的家將匯聚成我們美麗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