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廣告 50年前,他們是一群十七八歲的青年,當年他們響應號召“上山
下鄉”來到晉安宦溪林場,變成第一批林場拓荒者。
“現在想想那個時代還真是艱苦。”19日上午,
下鄉廣告參與重聚活動的郭祥鋒感慨不已:“那時候去上工,要翻五六座山,出門時裝的一壺水,不到開工的當地就喝完了,就隨便在稻田里再裝一壺。”
郭祥鋒本年67歲,1963年他來到宦溪林場時才17歲,剛從
福州六中初中結業。
郭祥鋒回憶說:“其時咱們在山上,干的都是重體力活,
下鄉廣告很耗體力,卻沒有啥吃的,首要即是米飯配點素菜。”此話一出,別的白叟也打開了話匣子:“那時首要是沒有油,肚子很簡單餓。”
“一收工,我就拿個凳子,坐在田埂邊看書,
下鄉廣告等太陽落山了,就回到房里在火油燈下看。”“那時看的書還真不少,很多書都是在那時候看的,四大名著、《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一提起在山上的休閑活動,
下鄉廣告很多白叟紛繁說,那時即是看書、下棋。
“那段日子,喫苦很多,收成更多,身體訓練得更結實了,
下鄉廣告后來到別的工作崗位上都不覺得苦了。”現場很多白叟都表明“不懊悔上山,那是終身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