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墻體廣告 “豆腐砸開花,好運常伴家”。2月20日,一年一度的高崗豆腐節在社崗下村按期拉開序幕,社崗下村鄉民和游客們,用彼此擲豆腐的方法祈福鬧元宵。
下午兩點多,四臺裝載豆腐的貨車連續到位,領到“彈藥”的游客和鄉民興奮地在人群中互擲豆腐,一時間天空中似乎下
廣東清遠墻體廣告起了豆腐雨。啪!一個猝不及防,豆腐掉在頭 上白了發,打在眼鏡上蒙了眼,就連全副武裝有備而來的狂歡者也都變成了一個個心愛的小白臉,現場在一片片尖叫聲和笑聲中高潮迭起,散落的豆腐花化成了歡喜 海洋。
據 了解,“豆腐節”的來源
廣東清遠墻體廣告大約在公元1609年,是佛岡縣高崗鎮社崗下村林氏族員元宵上燈風俗中獨具特色的一項民俗風情活動,涵義添丁興旺。相傳那年正月十 三林氏鄉民在祠堂上燈吃齋時,一位鄉民無意中將豆腐弄到另一位鄉民身上,引起了一場豆腐仗。第二年參加上年豆腐仗的鄉民又喜添男丁,鄉民們認
廣東清遠墻體廣告為是豆腐仗帶 來的人丁興旺,爾后每年正月十三給祠堂上燈時都安排打豆腐仗。后來,逐步開展成全村老少悉數參加的豆腐節。人們相互拋擲豆腐,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 豐收,身壯力健,日子富足。
“豆腐節”傳承和記錄了佛岡縣高崗區域普通百姓的出產、日子風俗,于2007年列入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成為佛岡的民俗文化品牌之一。每年的節日都能招引不少旅客前來參加,并且有逐年壯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