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施工 “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準下的
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鏗鏘有力地提出了脫貧工作目標。去年年底,
浙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扶貧成績單:全面消除家庭居民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成為全國率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省份。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
浙江,區域發展并不平衡。多年來,
浙江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并一直走在全國前列。1997年,成為全國第一個消除貧困縣的省份;2002年,又在全國率先消除貧困
鄉鎮;2012年,
浙江新確立的省級扶貧標準,比國家標準高出一倍;2015年年初,
浙江給26個欠發達縣“摘帽”。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六個精準”的要求,
浙江走出了一條具有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
浙江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
浙江下定決心,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
精準:產業扶貧助力
“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區發展能力。”
——《政府工作報告》
“以前因為路不通,這些高山蔬菜根本就運不出去,現在通過
農村合作社牽線搭橋,一斤高山蔬菜最起碼可以賣到5塊的
價格。”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武義縣柳城畬族鎮青坑村村委會主任俞學文高興地說。
今年兩會,他特地從家鄉帶來了幾樣讓農民脫貧的寶貝——高山蔬菜、高山茶葉。“我們以
農村合作社為抓手,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像桑蠶、茶葉、蓮子、山茶油,這些原來賣不出去的大山農產品,現在都走上了城市人的餐桌。”俞學文介紹,青坑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提升到10000元左右。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要致富,還得靠產業。
在
衢州開化縣,當地因地制宜扶持了一批以茶葉、蠶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桑、毛竹等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以項目為載體,在扶貧重點村中扶持了80個特色產業開發項目。在
臺州仙居縣淡竹鄉下齊村,當地大力發展蜜桃種植,現在,全村蜜桃產業的收入達到240萬元,每畝效益達到6000元左右。
“大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合作社、農產品協會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整合資源,提高增收能力。”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奉化市蕭王廟街道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說,
浙江省已經摸索出一系列精準扶貧的組合拳。下一步,還要加快來料加工、農家樂等新型業態,讓農民真正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