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墻體廣告施工 因丈夫酒駕遭交警處罰,
安徽亳州女子劉某,日前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交警,“活不過2016年”,“那1500塊就當給你買花圈買壽衣了。”交警部門發現后報案。目前,女子受到警方行政拘留5日處罰。因劉某尚在哺乳期,相關行政拘留不予執行。(3月8日《新安晚報》)
交警對劉某丈夫的執法處理并無問題,處理酒駕既是交警的職責,也是在幫助酒駕者建立安全意識。劉某不僅沒有認識到丈夫行為的違法性,反而遷怒于交警,進而在朋友圈內對交警進行侮辱,這顯示出其文明素質的缺失與法律意識的淡漠。劉某侮辱交警的行為,從道德層面來看,顯然是不恰當的。至于這種行為是否構成違法,則在網絡上引起了一些爭議。
廣西墻體廣告施工
在一些網友看來,劉某發布言論的場合是微信朋友圈,屬于私域而非公開場合;在私域發表過激言論,不構成違法。其實,朋友圈既具有私密性,也具備公開性。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微信有超6億用戶,其中約4億活
廣西墻體廣告施工躍用戶,是當前中國使用人數最多、活躍度最高的
移動即時通信工具;微信上的一條朋友圈,經過評論、轉發,有時能取得驚人的傳播效果。因此朋友圈已經不只是“朋友的小圈”,更直接對接“社會的大圈”。
在微信朋友圈傳謠或發布不實信息被拘留的案件,此前在
江蘇、
浙江、
福建等多地都有發生。這些案例充分說明,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空間內,言論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至于是在微博、
廣西墻體廣告施工微信還是其他網絡空間上傳播,載體并不重要,只要是向不特定的公眾傳播信息,都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網絡不當言論在現實中也會造成驚人的破壞力,因此我們在網絡上也須謹言慎行。劉某在網絡上辱罵交警,對執法交警的人格與國家機關的威信都造成了損害。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
廣西墻體廣告施工條,“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該情況雖應予以拘留,但警方考慮到劉某尚在哺乳期,僅僅給予其批評教育,這種執法處理方式寬嚴相濟、并無疑義。相信這起案件,對所有微信用戶和網民都是一種教育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