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制作 中小河流管理項目區——新建河(元江路) /采訪對象供圖
閔行區生態環境將持續改 善:2020年全區1400多條河道將根本消弭黑臭; 該區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公園——浦江郊野公園一期明年開放,借助外環林帶建立的閔行文化公園繼續建 設三期、四期、五期,今年還將啟動建立以海棠,花為特征的外環生態專項梅隴段,在外環構成五大公園。
治水先從拆違開端
吳涇鎮戰爭村里的白洋灘曾經是條黑臭不堪的河流。眼下,這條河曾經被開挖,正停止整治施工。吳涇鎮水務站副站長戴利鋒引見,整治工程方案6月竣工,屆時不只水會變清,岸邊還將種植綠化,修建護欄和休閑步道。
據悉,閔行區共有1413條河道,總長度為1112.38公里,經過調查排摸,發現存在間歇性或一定水,平黑臭現象的約占30%,其中129條(段)污染嚴重、水系不通、河道填埋或綠化缺失。
戰爭村的水是怎樣變清的?“第一步,我們先撤除了兩岸的違章建筑。”閔行區水務局副局長康建權引見,他們發現,閔行水環境問題的癥結之一是河道兩岸違法建筑屢禁不止,從這些違建中排出的各類污染、渣滓污染了河道,因而,治水要先治污,而治污要先拆違。
據統計,閔行河道兩岸違法建筑面積達51.76萬平方米,區水務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拆違辦等相關部門成立了結合工作小組,依照“止新拆舊”的根本準繩,強力推進拆違,目前已撤除違建約40萬平方米,占全區總量的近八成。
“著名”的許浦港及其4條主流的整治也已在元宵節后進場施工,對這條河道的整治同樣,從撤除兩岸違章建筑開端。據統計,許浦港及其4條主流兩岸共有71家違建單位、違建面積達5.6萬平方米,目前已撤除近4.7萬平方米,使許浦港根本具備了整治條件。
外環構成五大公園
除了整治水環境之外,造綠是閔行環境改善的另一大手腕。
閔行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有關擔任人引見,近年來,閔行區應用外環綠帶,鼎力展開特征公園建立。目前,曾經建成的包括閔行體育公園、莘莊梅園、黎 安公園,正在建立的有閔行文化公園,今年將啟動的是外環生態專項梅隴段,將來幾年內在外環構成五大公園,每個公園各有特征。莘莊梅園主打梅花特征,閔行文 化公園主打第一抹春色——玉蘭花,黎安公園主打櫻花,閔行體育公園主打“千米花道”——櫻花、垂絲海棠和噴雪花,外環生態項目梅隴段主打海棠花,讓各種 “春色”會聚閔行外環的五大公園,使閔行成為賞春勝地。
閔行區最受關注的自然是浦江郊野公園。作為申城首批建立的郊野公園之一,浦江郊野公園也是該區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公園。公園總面積15.29平 方公里,是間隔市中心最近、抵達最便利的近郊都市型森林郊野公園。目前正在建立中的是公園一期啟動區,它位于郊野公園東北角,北至昌林路(新建),南至聯 躍路,東至浦星公路,西至浦錦路,申嘉湖高速將其分為南北兩塊。一期方案明年開放,面積為近18個人民公園大小。
2020年生態河道占25%
構成綠化成蔭、水鳥翱翔、魚蝦重現
閔行區水務局副局長康建權引見,依據《閔行區水環境管理“三水”(潔水暢水死水)行動施行意見》,2020年底,閔行將根本消弭河道黑臭現象, 河道水質契合環保水質監測請求,其中生態河道占25%,生態景觀河道所占比例大于15%,河道兩岸綠化成蔭、水鳥翱翔,水質改善、魚蝦重現,成為左近居民 日常垂釣、散步、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而依據將來的綠化規劃,閔行將推進“東西南北中五位一體”生態建立:東——浦江郊野公園和浦江大居配套綠
化工程;西——馬橋體育森林公園項目; 南——紫竹綠地、濱江綠地和劍川商務區綠地建立改造;北——施行
蘇州河修養林改造和虹橋樞紐配套綠地建立,推進南虹橋地域公園綠地建立; 中——以外環梅 隴段建立為中心,完善外環線環城綠帶生態廊道,使閔行生態環境范圍和質量同步提升。(新聞晨報記者 郁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