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粉刷墻體廣告 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在昌平區草莓博覽園正式開幕。活動聚集了610種農業優新特種類集中展現,收羅了1000多種優質,農產品展銷,還布置了20項特征主題活動和200項文娛游藝和互動活動供市民體驗。
中新北京網3月12日電 (杜燕 薄璐)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今天在昌平區草莓博覽園正式開幕,京津冀三地繼續結合辦會展現農業新創意、新種類、新聰慧。
本屆農業嘉年華以“聰慧農業,引領生活”為口號,以“自然、交融、參與、共享”為主題,堅持一二三產城鄉交融開展的理念,努力于將都市
現代農業信息化成果、農業消費、生態、休閑、教育、示范等多功用呈如今市民面前。
本屆活動會期58天,設置了“三館兩園一帶一谷”七大板塊,“三館”即精品農業館、創意農業館、聰慧農業館;“兩園”即主題狂歡樂園、農事體驗 樂園;“一帶”即草莓休閑體驗帶;“一谷”即延壽生態觀光谷。活動聚集了610種農業優新特種類集中展現,應用120余項現金,技術保證支持,收羅了 1000多種,優質農產品展銷,還布置了20項特征主題活動和200項文娛游藝和互動活動。
10萬斤物料搭出100余個創意景觀
絲路畫卷、笑容的茄子、洋蔥頭歷險記、約翰遜的番茄、姜山多椒、西柏坡、大境門、冬奧會……要說創意多的中央,當屬嘉年華西區的創意農業館。在 “絲路蔬語”館,“一步一景”最能形容市民的感受。這里不只有“一帶一路”理念下我國農業經濟開展繁榮的展現,還有俏皮心愛的卡通形象,全部都是用豆類、 椒類等農作物拼飾而成的創意景觀,構成了一道道故事性、興趣性、創意性極強的美麗景色。
農業嘉年華規劃建立部部長劉正雄引見,創意農業館共打造了100余個創意景觀,共應用各類果實100余種。以“絲路蔬語”館為例,姜是搭起大部 分景觀的主要原料。“姜山多椒”取“江山多嬌”的諧音,用姜做背景,寓意祖國的大好河山,再用辣椒等其他作物裝點,與創意景觀搭配,具有極強的層次感和立 體感。
60余項先進技術完成農業可視化
植物和蔬菜為什么在魚缸里不用土就能生長?葉菜不需求陽光就能長勢旺盛?在“樓宇農業”館內,記者看到很多生活中少見的設備,一塊又長又薄的塑 料泡沫板上,每一個小圓洞上都種有一棵被海綿吸附著的菜苗,綠油油的,嬌小可人。走近一些,菜苗下沒有土壤,只能聽見緩緩的流水聲。沒有土壤,只靠這些板 子,菜苗們是如何長大的?
“掀開板子,下面有一層僅有0.5cm厚的水流,將菜苗的根部泡在這些營養液中,就能夠生長了。”場館技術擔任人魏華農表示,這是被稱作“全自 動葉菜漂浮設備”,其構成的微小傾斜度,用來促進水的活動,再輔助一個泵機,可使水循環流淌,“一棵菜從種到收,只需求400ml的水量,這僅是傳統農業 大水漫灌所需水量的非常之一。”
在“樓宇農業”館,諸如此類的技術還有很多,旋轉追光垂直栽培技術、潮汐式灌溉循環節水應用技術、空中栽培技術、海綿密植栽培技術以及高大上的“互聯網+”改動農業消費、供銷、包裝物流過程的技術,都等候著市民去逐個發掘。
200個互動項目一次玩個夠
本屆農業嘉年華在前幾屆的根底上,在場館設計中參加了更多體驗、科普、互動活動,設置了200個互動體驗項目,市民能愈加近間隔地感遭到農業科技的魅力。
喜歡吃草莓、看草莓的市民能夠來“絲路蔬語”館互動體驗區,體驗高大上的科技創新;“盛世牡丹”館內有面部牡丹彩繪、DIY干花書簽等;具有高 科技含量的“云耕物語”館,消費運營數字化、消費條件規范化、消費人員專業化、供銷一體化和保鮮包裝一體化等互動體驗項目,從種子發芽、作物生長,到產品 包裝、運輸銷售,整套環節都能夠在市民的操作下完好呈現。
此外,58天會期中,農業嘉年華組委會特別謀劃了20項特征主題活動,有合適獨身男女青年的相親派對,有展示聰明才智、需求腦洞大開的果蔬服裝 創意展現,有展示青春生機、傳送“自然交融”理念的草莓女孩評選活動,也有發揮想象力、記載“我與農業嘉年華”的相關作品征集活動,周周有看點,場場有亮 點,處處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