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墻體廣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多年前,作家池莉用紅遍國內的《生活秀》再現了市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十多年后,已經連續擔任4屆人大代表的她從容地穿梭在女性、文學、教育的議題間。在今年兩會的現場,面對媒體,她直言“剩女”一詞是社會文明的倒退,還吐槽現今高考作文命題蒼白幼稚,與記者分享著她的新思考。
如何消除女性職場歧視?今年的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都圍繞當代女性在“二胎生育”“退休年齡”“職場就業”等一系列可能遇到的問題上建言獻策。關于這些問題,始終用筆記錄中國女性的池莉有自己的看法。“現在的女孩兒更難,地位看起來高,可以做白領,事實上,所受的壓力和她們的付出依然比男性差很多。27歲過了就叫‘剩女’,這種很羞
四川遂寧墻體廣告辱人、我的感情生活我自己做主。為什么一定要在27歲之前嫁出去呢?嫁和不嫁是個人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權利。這不是民族文明的倒退對女性的羞辱嗎?”
去年的中國文學界很“熱鬧”,與池莉同為
湖北作家的方方舉報詩人柳忠秧賄選魯迅文學獎,被起訴并敗訴,圍繞“文學獎”三個字,可謂紛紛擾擾。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的池莉則表示自己在近十年內沒有申報任何獎項,
四川遂寧墻體廣告“就是因為亂象太多、交易太多。獎項是社會的游戲,孩子你趕快跑,我給你一塊糖吃。我覺得很重要,但可以對我不重要,我不需要糖。”
國內的文學評獎亂象叢生,那么國際文學獎項呢?2012年,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去年,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收獲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這個獎項。自稱『我不需要糖』的池莉依然很冷靜,她說任何獎項都無法衡量文學的價值。她勸中國人不要太看重諾貝爾獎,一個人過分看重外在獎勵,都是心智幼稚的表現,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文學本身,如何五千年的方塊字煥發出更深邃的星光,更好、更美、更客觀地表述當代生活,這個題目很大,有待于全體寫作者的努力。
除了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女作家的社會身份,池莉還是一位另類的母親和家長。說起高考作文,她滔滔不絕,直言現在的高考作文“腦殘”的可怕,去年高考時引發熱議的“女兒舉報父親高速違章”的作文命題,同樣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認為,這是一個教人欲哭無淚的命題。
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池莉看來,作文是用文學進行人性審美,要教育孩子懂得文字的美好和深邃。文學和人是美的、是智慧的、是無限空間的,不是具象的好與壞。
池莉認為,文學本身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在高考作文中表現出的蒼白幼稚,實際是“文學病”、“教育病”導致的發燒發熱。而這個問題的責任不僅僅在命題者,更是全體社會對于文學藝術、智慧智力、審美創造的全盤忽略。
既然病因在社會,那么治病的良藥又從何而來呢?池莉建議,教育要從文學開始,從閱讀最好的文學開始,而且從很小就要開始閱讀,否則到了高考,就會被這種題目弄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