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施工 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由于具有收益穩定、透明度高、銷售誤導少等特點,近年來受到民眾的歡迎,部分保險
公司也正是憑借這把“利劍”,在短短幾年間沖出重圍,躋身一線保險
公司的行列。
然而,在經濟新常態下,保險資產運用開始面臨“資產荒”的挑戰,也給此類
公司埋下資產負債不匹配、現金流不足等風險隱患。為防范風險,保監會啟動了中短存續期產品相關監管政策的修訂,于近日發布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引導行業優化結構
此次修訂將原有
江西墻體廣告施工規則中“高現金價值產品”(以下簡稱“高現價產品”)改為“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以下簡稱“中短存續期產品”)。
所謂中短存續期產品,是指前4個保單年度中任一保單年度末保單現金價值(賬戶價值)與累計生存保險金之和超過累計所繳保費,且預期該產品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不滿5年的人身保險產品,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變額年金保險產品
江西墻體廣告施工除外。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在記者發布會上對此表示,高現價產品定義的范圍相對較窄,主要涵蓋實際存續期限在三年期以下(不包括三年期)的產品。同時,這個提法不能準確反映此類產品的主要風險點,現金價值高本身不是引發風險的直接原因,但此類產品實際存續期限較短,可能給
公司帶來資產負債錯配、現金流不足等風險。
袁序成認為,《通知》的發布,將有利于人身保險
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業務結構,進一步發展風險保障類產品,理性發展中短存續期
江西墻體廣告施工產品,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有利于人身保險
公司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加強資本規劃和管理,促進全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人身保險業為資本市場、實體經濟以及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強化中短存續期產品管控
“去年,我國共有57家保險
公司銷售中短存續期產品,累計規模6468億元,占人身險總保費規模的27%。”袁序成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人身險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入8539億元,年末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6%,中短存續期產品風險總體可控。
然而,也有部分中小
公司為實現資金快速流入、大量獲取客戶資源、迅速發展壯大等目標,對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的資源投入和發展的力度很大。據袁序成透露,部分保險
公司的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占比高達90%以上。
根據保監會披露的保險業經營數據,去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排名前五名的分別為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平安人壽、前海人壽、中國人壽,而由于投資型保費占比過高,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原保險保費在總保費中占比分別低至3.25%、47.90%、22.29%。也正是由于投資型保費的拉動,富德生命人壽和華夏人壽的總保費已經排在行業第三、四名。
為強化對資產負債錯配和流動性風險的管控,《通知》要求,保險
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
公司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的兩倍以內,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應立即停售,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后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保監會將對超過規模限制的
公司采取停止開展新業務等監管措施,以強化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規模管控。
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為防止部分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高的
公司可能產生流動性風險,《通知》同時采取了部分緩沖措施,為其提供結構調整的時間。一是對保險
公司在售的存續時間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給予3年的銷售過渡期,并要求3年后此類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額度不高于總體限額的50%;二是給予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高于當年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兩倍的保險
公司5年的過渡期。
“最終目的是將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占比控制在人身險總保費的20%以內?!痹虺深A計,屆時整個中短存續期產品的保費規模將回落到5000億至5500億元左右。
據悉,保監會還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一步完善中短存續期產品監管體系,如強化現金流監管、資本約束和償付能力管控、資產負債配置監管。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應將盈利點從資產端轉到負債端。鑒于保險業本身就是管理風險的行業,因此更要提升行業風險意識,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袁序成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