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 “網絡商場可真大,動動手指,糧食就能賣全國。”鐵力市年豐鄉愛民村農人張洪海,一邊耍弄
手機,一邊打著自個的“小九九”。
“剛開端家里人還經常說我,四十多歲的人了,成天耍弄
手機,能當飯吃呀?”一提起前段時間家人的不理解,張洪海就不由得嘿嘿笑起來,“咋不能當飯吃,我的淘寶網店和微店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剛開張一個多月就賣出6噸多大米。”
一級跳:辦廠
說起張洪海,在年豐鄉這一片兒可有名了,是大伙兒公認的致富能人,帶領60多戶農戶組成的鮮山水
現代農機合作社,打出了自個的有機大米品牌“伊鐵金海糧”。
張洪海19歲開端務農,2003年辦起了水稻加工廠,延伸工業鏈條,把加工環節的利潤,裝到了自個的口袋里。
辦廠需求投入30萬元擺布,其時他手里只要10多萬,找親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戚朋友湊了20多萬。第一年,水稻加工季節,他沒白沒黑地在廠里摸爬滾打,干了4個月,一天能加工60噸水稻。因為沒有自個的出售渠道,只是在家等著客戶上門收買,加工一公斤水稻也就賺個一二分錢。到了第二年,還完辦廠時借的錢,手里還有了點盈余。
第三年,張洪海自個出去找商場。他平時注意留神,比方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跟客戶談天得到的一些零星信息,再加上客戶發貨地址等等,信息堆集的多了,走出去就有了方向。很快在
鄭州建立了出售點,后來逐漸在北京、
河北等地翻開了銷路,現在現已在全國20個省市建起出售網絡。
剛開端,加工出售的水稻都是從周圍十里八鄉的農人手中零散收買來的,無法確保一致質量。張洪海想,要一致質量,就必須一致出產規范,嚴格控制出產流程,組成合作社是個很好的未來。
二級跳:辦合作社
2010年,張洪海創辦了鐵力市鮮山水
現代農機合作社,開始有15戶農人入社。不久合作社的優勢就顯現出來,規模經營、規范化出產、抱團闖商場……合作社的號召力、凝聚力越來越強,到2015年,成員已開展到60多戶,集約栽培水田達到330多公頃。
合作社組成之初,就瞄準了有機水稻,開展了5年,到上一年有機水稻才開展到66公頃。有機水稻的栽培請求高,可是附加值也很高,張洪海算了一筆賬,上一年合作社66公頃有機水稻,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每公頃出產有機大米4500公斤,產量比一般大米少1/3,可是每公斤有機大米
報價比一般大米多出4元錢,“咱這
報價在商場上是十分低的,主要是品牌認知度還不高,就少賺點。即使這個
報價,總體效益也比一般水稻要高出近一倍。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合作社里的成員和張洪海相同,都嘗到了有機水稻的甜頭,積極性更高了,“本年再添加30公頃。”本來,栽培有機水稻不但操作規范高,犁地也需求停止使用農藥化肥幾年后,經檢查土壤中農藥化肥的殘留降低到契合相應規范后,才干用于栽培有機水稻。
三級跳:“互聯網+有機農業”
有機大米種出來了,要想賣得好,還不能只走傳統出售的老路,怎樣才干翻開更大的商場?關鍵時刻,鐵力市有關部分的協助之手又伸了出來。
“上一年市里組織咱們到外地學習,可開了眼了,憑借網絡翻開了更大的出售商場。”鐵辦市電商辦協助張洪海找了一
家電商服務
公司,擔起網上營銷事務,“金海糧品牌集市店”的微店、淘寶網店一同上線,訂單從無到有,回頭客也不斷增加。有消費者跟張洪海溝通時說,大米吃著挺好,可是栽培加工進程沒看到,還有點不放心。張洪海馬上聯絡一
家電子商務運營
公司,施行有機水稻出產實時物聯網監控,消費者遠在千里也能全天候監看到出產的每一個細節。
做實時物聯網監控,投入17萬元,不是筆小錢,可張洪海說,這個錢花的值,“本年還得增加一些大型農機具,現已預備出200萬,依據方針國家還能匹配300萬,500萬的農機具用不了多久就會運到合作社,到那是更是如虎添翼。”
眼瞅著就要春耕出產了,張洪海每天仍是不緊不慢,記者
黑龍江齊齊哈爾墻體廣告發布一問才知道,備春耕早在春節前就整利索了,就等著農時一到,立馬開工呢。(據
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