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施工 核心提示:“十三五”的大幕漸漸拉開,深化改革已成為各地加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求。為保證改革創新的“領頭羊”不成為“替罪羊”,激勵干部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大膽闖、大膽試,近年來,我省多地在容錯糾錯機制創建方面進行探索實踐,給予干部一定的“試錯權”。
浙江在線03月24日訊 改革如摸石過河,難免深一腳淺一腳,甚至被石頭硌了腳,更難免因突破既定規則而邁錯了步伐。如何看待這些“錯誤”,怎樣對待這些“犯錯”的干部?向來領改革風氣之先的
浙江再度先行先試,2015年10月,省委出臺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治理“為官不為”的意見,要求全省各地建立改革容錯免責機制。
近年來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各地在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方面也進行了諸多探索,為敢于作為的干部撐腰鼓氣,為敢于擔當者擔當。
官渡風波:
對敢擔當者免于追責
早春的
紹興市鏡湖新區內,一片名為上下官渡的水域明澈清靜,引人流連,據附近村民講,這是這片水域30多年來都不曾有過的景象。
然而,望著這片平靜的水域,46歲的靈芝鎮黨委書記陳繼瑞心情卻不能平靜,一年前因這片水域而起的一場風波,幾乎覆蓋他的工作生活。
紹興,因水而興。上下官渡所在的水產村也不例外。30多年前該村就因水產養殖而生,附近11個農業村的養殖戶被抽調合并成為一個水產村。多年來,一代代承包者不斷打下箔樁、拉起圍欄、投放網箱,雖然帶來了經濟效益,但對水體造成的破壞也有目共睹。
對于這樣的水環境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靈芝鎮黨委書記陳繼瑞一直想治。2014年,機會到來。正值靈芝鎮按照省里的有關部署開展“五水共治”工作,需要對域內水面進行清理整治,而水產村上下官渡1790畝養殖水面又即將承包到期。靈芝鎮抓住這一契機,經鎮班子會議討論研究,決定對水產村的這部分水面以市場
價格統一流轉給鎮政府,再物色承包者進行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生態養殖。
照理,公開招投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標是必經程序。但如果這片水域又被個人承包者中標,難以確保承包者是否會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利益。
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尷尬,陳繼瑞提出不進行公開招投標,由水產村集體承包管理這片水域,鎮班子成員當時也支持他的想法。
然而陳繼瑞的考慮,并未得到水產村個別村民的認可。去年5月,一封信訪件“飛”向紀委,直指陳繼瑞借“五水共治”名義,私下將魚塘承包給水產村黨支部書記。
信訪件所稱的
浙江墻體廣告施工“私下”,就是指鎮政府未公開進行招投標的做法。去年上半年,越城區一項重點工程因種種客觀原因未進行公開招投標,一位相關正科級干部就被處以黨內警告處分。